凉争冰雪甜争蜜 双江西瓜惹人依 东源县双江镇首届状元西瓜节昨日开幕
阅读提示:
昨日上午,东源县双江镇首届状元西瓜节暨河源邮政农村电商水果节、双江镇农副产品推介会在双江镇举行,现场除了举行水果节启动及网络销售渠道站点签约仪式外,还举行了西瓜雕刻拍卖、“大胃王”吃西瓜比赛环节,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的参与。
工作人员指导市民如何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西瓜。
本土农产品首次集体亮相
昨日上午8 时,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尽管烈日当空,但双江镇中心学校却挤满了人,不少当地的乡贤、外地游客在闻讯双江镇举行西瓜节活动后,均开车赶来参加。据双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江镇目前种植西瓜有1100 多亩、杨梅600 多亩、百香果800 多亩、葡萄300 多亩、蓝莓1200 多亩、柑桔1000 多亩、“三红柚”300 多亩,同时还有不少农户自家酿制的下林米酒,而双江西瓜、杨梅、柚子、下林米酒等有机绿色产品已成为全市知名度高的名优产品品牌。为了让游客了解、品尝到这些产品,工作人员及种植户、农户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筹备时间,让它们在这次活动上集体亮相。
通过网络平台推广状元西瓜
双江西瓜在河源早已经出名,每年的收获季节瓜农其实不愁卖,但对于当地而言,西瓜产业无法形成龙头品牌效应。双江镇委书记欧文聪表示,双江镇农户主打品牌“双江状元瓜”是该镇特色农产品“金色招牌”之一,为了让状元西瓜得到推广,该镇目前正在进行西瓜品牌商标注册和无公害绿色认证。
过去,双江镇瓜农只能靠自己开车将西瓜拉到市区等地销售,销售渠道、方式均比较单一。活动现场举行邮乐购站点签约仪式,双江镇合作社、瓜农还与邮政集团达成协议,今后买家可以通过邮乐购平台下单购买西瓜,由邮政的物流快递人员上门收购,通过物流渠道发到全国各地,实现 “西瓜从瓜田直接发到买家手中”的模式,让更多人知道双江有状元西瓜这个品牌。
2013年以前,黄志富在双江镇上做散工,在一次创业过程中,他了解到西瓜在当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经过了解后他决定种植一亩的双江西瓜。去年,黄志富开始尝试到种植西瓜带来的“甜头”,于是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亩。黄志富说,这是镇政府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宣传双江西瓜,帮助农户寻找到新的销售渠道,这让他们增加了种植信心。
致力打造农产品产业链
此次双江西瓜的推广只是双江镇大力推广农产品的一个缩影。双江镇有如此多的农副产品,为何无法形成大规模?除了传统、单一的销售模式、散户种植的局限外,无法形成产业链以及带动旅游观光也是阻碍双江农副产品推广的主要原因。
欧文聪说,其实,除了当地的状元西瓜外,当地种植规模较大的要数蓝莓,目前,镇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与台湾蓝莓种植企业的合作,打造本地精品农产品,通过深加工环节形成蓝莓产业链,与双江西瓜共同带动农产品经济发展。另外,农产品产业链形成过程中及形成后,也将会带动双江镇的更多村民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贫困村民脱贫。
西瓜雕刻品最高拍卖到450元
“380 元”“400 元,还有举牌的吗?”“450 元,450 元一次,450 元两次,450 元三次,成交”……活动现场,主办方邀请了雕刻师对西瓜进行雕刻,其中就包括“ 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双江状元瓜节” “马到功成”等内容的西瓜雕刻成品,这些西瓜雕刻在现场进行拍卖,名为“双江状元瓜节”的雕刻品在现场拍得最高价450 元,拍得款项全部用于活动“大胃王”吃西瓜比赛。
“大胃王”吃西瓜比赛共吸引了25 名游客、村民的参与,在规定的3 分钟内吃的西瓜重量最多者获胜。最终,一名参赛者在3 分钟内吃了约9.5 公斤的西瓜,一举夺得冠军。
本报记者 吴奕镇 苏远龙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