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百亩水稻空壳面临绝收
阅读提示
10 日,龙川县紫市镇新南村的村民向记者反映,该村有不少村民在镇上购买了名为“五优308” 的谷种种植,已快到收割期,却发现穗颈发黑,稻穗上绝大多数谷粒变成空壳,面临减产绝收,村民们都怀疑是买到了假种子。
记者在实地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出现类似情况的除了紫市镇外,还包括龙川县黎咀镇、岩镇,受灾农田面积约180 亩,其中紫市镇的情况较为严重。龙川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到新南村现场提取样本鉴定后认为,村民购买的种子不假,但稻谷染上了“穗颈瘟”病。
杨水文表示,新南村约有150 亩稻谷受到影响。
100多亩稻谷集体“犯病” 村民们纷纷为此犯愁
11 日下午,记者赶往龙川县紫市镇新南村,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受灾的农田上。记者在现场见到,尽管到了丰收时节,但这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却无人收割,种植“五优 308”品种的田块上稻株叶片深绿,稻穗发黑,用手剥开米糠却发现里头是空瘪的。
最先发现情况的,是新南村村民刘火珍,她告诉记者,看到水稻成熟了一家人本来都很高兴,但没想到这些水稻叶子正常,稻穗却是干枯没米的,5 亩田用了10 斤的“五优308”谷种,全部颗粒无收,“家里没有其他收入,真不知道生活该怎么过啊。村里的其他农户跟我一样买了同一个牌子的谷种,同样失收。”刘火珍说。
碰到同样情况的还有村民杨议娥,这是她第5 年采用“五优308”谷种,过去4 年该谷种种植出来的稻田并没有出现这个情况。新南村村支部书记杨水文告诉记者,6 月24 日他接到刘火珍等村民的电话,称村里不少稻田出现同样的问题,知晓情况后,他立即向镇政府及农业部门反映,初步统计新南村有40 多户村民合计种植的约150 亩稻谷“ 犯病”。村民都在为此犯愁,作为村书记的杨水文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经鉴定水稻染上“穗颈瘟” 不少村民质疑称:种子有问题
接到村民及村委会上报的情况后,紫市镇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副镇长邱振平立即向龙川县农业局反映。6 月27 日,龙川县农业局召集种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专家到现场查看,并在7 月5 日出具《鉴定意见书》,记者在这份鉴定书上看到,根据龙川县农业局的鉴定意见显示: “品种‘五优308’禾苗,穗颈节变褐坏死,输送到穗粒的养分通道被阻断,形成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重轻不一,造成不同程度减产;我县地处山区,早晚多露水,是广东省‘穗颈瘟’历史病区;今年6 月中旬连续降雨,多雾高湿,易发生‘穗颈瘟’。经分析,一致认为造成早稻减产的原因是水稻‘穗颈瘟’所造成的。”
对于这个鉴定意见,新南村不少受灾村民并不认同,村民们普遍认为,这是谷种出了问题。村民杨武明说:“我种了3 亩多水稻,一半田用了 ‘ 五优308’谷种,一半用了其他谷种,用了其他牌子的谷种的稻田一点事都没有,过几天就可以收成了。说是病害导致的减产,我们接受不了,一定是谷种出了问题。”
“农业部门做过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病害,很多村民都不相信。”刘火珍无奈地告诉记者。
龙川县农业局:种子不假 目前已进入农业保险理赔程序
记者查询了解到,“穗颈瘟”是水稻上常发性、气流性主要病害,直播稻扬花灌浆期,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很容易发生“穗颈瘟”。对于村民的质疑,龙川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则表示:“不是种子问题,是稻田确实感染了‘穗颈瘟’”。据该负责人解释,“五优308”品种是经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及有关部门检验合格的品种,如果不合格,经销商是进不了这些谷种的。而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喷洒农药,今年6 月份雨水天气过多,村民可能一度中断为农田喷洒农药,这才导致染病。
截至记者采访当天,龙川县农业局已接到紫市镇、岩镇、黎咀镇部分村民反映相同的情况,这些村民大多是购买了“五优308”品种播种,受灾面积约180 亩,紫市镇受灾情况最严重。另外,该负责人也称,目前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对受灾种植户进行登记,此前投了农业保险的农户将按照农业保险理赔程序申请赔偿。12 日上午,记者也向保险公司跟进该事件的负责人核实了这一情况。
相关链接
去年10 月份,本报同样报道过龙川县紫市镇新南村村民罗女士家中稻谷“犯病”的报道,据罗女士反映,去年 10 月份晚稻收割时,他们一家种出来的水稻,稻穗上却长出了黑色的不明物体,直接影响了收成。经过当地农业部门最终的鉴定结果,罗女士家中的农田是得了“稻曲病”所引起的。
本报记者 吴奕镇 苏远龙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