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围棋快速发展,普及率仍低 少儿围棋选手崭露头角
围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一项集心智、毅力和风度的运动。近几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市的少儿围棋运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选手们渐渐地也在各类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在本月4 日结束的2017 年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中,代表河源参赛的詹山、黄劲、俞润田3 名小朋友经过重重激烈对抗,在19 支同级别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小学生男子组围棋项目团体第 8 名,这也是我市建市以来最好的围棋赛成绩。
我市学习围棋的儿童不少。
小选手获点赞
来自市二小的詹山是本次小学生男子组的参赛选手之一,目前是围棋业余4 段,在这次比赛中,他说从接触围棋到现在已经3 年了,最初接触围棋是看见同学玩觉得很有意思,就持续学了下来。对于此次比赛他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但表示如果能减少一点失误他会表现得更好。
何光清既是本次赛事成人男子组的参赛选手,也是小学生男子组3 名成员的老师,曾连续三届荣获河源市运会围棋冠军,从事过少儿培训工作,在10 年的教学中也教出了不少围棋尖子。由于在本次比赛中状态不佳,何文清非常遗憾没有取得好名次,但他说:“看到新一辈能获得这么好的名次,我还是非常欣慰的,因为围棋是非常需要耐心的一项运动,要花大量时间,也需要天赋,而他们3 个就是这样的尖子生,从业余1 段的新手提升到4 段、5 段的高手,到夺得省级比赛名次,真的非常棒。”
家长重视培养孩子兴趣
我市围棋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家长的重视,记者在近日走访我市各棋院和棋社时发现,有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下课。前来接送孩子的庄女士说:“小孩初次接触围棋是在幼儿园的兴趣班上,因为看小家伙还挺感兴趣的,而且围棋这东西还挺磨练人心智的,所以就帮他报了个培训班。”而为了提高孩子的围棋水平,庄女士表示自己也在学习围棋,每天回家后都会和儿子一起下,这样既可以让他温习当天所学的方法,也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而一旁的刘女士则说:“古人用‘琴棋书画’来论个人的才华和修养,而围棋既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他的大局观,是非常有益的活动,我和他爸爸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喜欢下棋,但我们水平有限,所以就报个培训班让孩子学了。”
学棋人数增长但普及率低
河源市棋类协会副会长、河源棋院院长欧小妍介绍,目前河源围棋培训机构的学员大概有1000 人左右,学棋人数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这与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大力推广不无关系。去年,我市举办了各类围棋比赛8 场,而近年来,包括市一小、市二小等各大学校也开展了围棋班第二课堂,各大棋院、棋社也走进学校开展围棋公益大讲堂、帮助学校开展围棋培训班等,这些活动都对少儿围棋的推广起着重大的作用。
当然,尽管围棋类运动近年来在我市少儿群体中发展迅速,但对比广东其他城市,我市的围棋普及率仍非常低,弈星学院院长何新志介绍,我市现在常住人口有300 多万,但是现有的围棋培训机构学员总人数只有1000 人左右,而与河源一衣带水的惠州市围棋学员已达1 万人,并且学员人数保持着每年 10%左右的增长率,“作为国粹的围棋在河源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本报记者 刘世铭 见习记者 凌敏 彭茂洋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