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需要的是陪伴
河源中学实验学校九(2)班学生谢燊在今年中考中考到668 分的好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录取,作为家长的谢丽环是喜上心头。“我觉得家庭教育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在谢燊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谢丽环始终守在自己恰当的位置,她陪伴在孩子身边,观察他的情绪变化,做他的倾听者,在他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力量。
一家三口合影。
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引导
“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谢丽环告诉记者,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去教育、引导孩子,给他们传播正能量。同时,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语文考试,谢燊由于对拼音掌握不好只考了75 分,谢丽环意识到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从第二天晚上开始,她就要求孩子将当天学过的内容读给她听,这一要求不是“ 硬邦邦” 的,而是耐心引导。在孩子读拼音时,谢丽环就说:“ 这个拼音妈妈也会背,背给你听好不好?”孩子感到很开心,便跟着背起来,在这一过程就逐渐掌握了知识要点,在第二次语文考试时考到了95 分。
平日里,谢燊中午放学回到家时,谢丽环一般在准备午饭,她不会让孩子干巴巴地等,而是礼貌性地说:“妈妈在做饭,你给妈妈讲一下今天上午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好不好啊?”谢燊一听,便高兴地坐在小板凳上拿着书本开始读,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六年级。
在谢丽环看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孩子上初中后,她要求孩子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复习,并每天制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帮助其养成考试后及时总结的习惯,将错题整理成本。
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谢丽环和她先生都是连平县附城中学的老师,两人一致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因此一家人会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出去走走看看,其中最喜欢的就是逛书店、买书。从孩子幼时的漫画书到现在的小说、散文、传记等,家里的书橱已经堆得满满当当,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谢丽环说,作为父母首先要热爱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家长才能不至于落后孩子太多,同时也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说着,她便给记者推荐了一些微信公众号以及正在看的《亲爱的安德烈》等书。
为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谢丽环和她先生都觉得要达成共识,让彼此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信。其次,在孩子和一方产生矛盾时,另一方要做好调解人,即常说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前年的国庆节期间,孩子因为玩电脑游戏被他爸爸当着朋友一家的面狠狠地批了一顿,孩子心里难受极了。虽然当时谢丽环觉得先生批评孩子的时间、场合都不对,但还是忍住了,待客人走后再和孩子爸爸私下讨论了这件事,然后再找儿子谈心,给予其正面的引导。
谢丽环告诉记者,孩子每个礼拜从学校回到家,晚上做作业时,夫妻两人都会商量好,无论如何都至少有一个人在家陪孩子,这种“陪伴”不是指陪孩子做作业,陪孩子读书,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一种家的安全感。闲暇时,夫妻两人还会陪孩子打篮球、散步、看益智电视节目,“当他投入一个球,他会望向你,你的一个眼神就能够让他觉得被在乎。”
本报记者 邓宇珊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