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巡线让您空调下清凉
阅读提示:
炎炎夏日,当大部分市民在室内吹着空调、玩着手机、吃着冰西瓜,享受着舒适生活的时候,也许你不知道,崇山峻岭中,有这样一群电力巡线工在烈日下“漫步”,一寸寸仔细巡视着一条条输电线路,任劳任怨地守护着千家万户中那一丝丝清凉。
巡线人需攀登到高压设备上检查维修设备。
巡线人使用无人机巡视输电通道。
每天巡查距离均超过10公里
昨日上午8 时许,记者跟随市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五班来到了紫金县柏埔镇,当天线路五班的巡查任务是从500 千伏上博甲线27 号塔开始的。因为线塔在山顶,汽车只能抵达 27 号塔所在山头的半山腰,剩下的路程只能靠巡线人顺着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步行上山。蜿蜒盘旋的山路格外陡峭,途中,巡线人还不停提示同行的记者注意脚下,小心荆棘。记者在路程走到一半的时候明显已经开始体力不支,落后了队伍一大截。
据线路五班班长杨柳辉介绍,线路五班一共有7 名巡线人,除他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外,其他6 名都是90 后。当记者问到每天出来巡线这么辛苦,你们能坚持得住? 几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露出了青春的笑容说: “巡线固然很累,但是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历练,而且维护线路的安全,保证全市的正常供电是我们的责任。”
据了解,线路五班负责全市境内所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巡查维护工作,线路总长度达212公里,队员们几乎每天的巡查任务距离都超过 10 公里,遇到难走的山路,他们经常会一大早上山直到下午三四点才能从山上下来,中午就只能靠自带干粮解决用餐问题。
每一次作业都需攻坚克难
经过辛苦的攀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27 号线塔下,2014 年才大学毕业的副班长魏志雄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开始“武装”起自己——穿上防静电工作服,戴上安全帽,绑上全身式安全带,穿上绝缘鞋。
“我是输电管理所线路五班杨柳辉,我们昨天办的二种票今天开始作业,工作票编号是…… 工作任务是……现请求登塔。”杨柳辉在跟调度核准安全情况,得到允许之后,准备妥当的魏志雄向三四十米高的线塔塔顶进发。杨柳辉说,安全是巡线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不影响电力的正常供给,多数情况下登高巡查都必须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各项安全措施都必须严格到位。线路的巡查工作不仅仅是对巡线人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更是对每一个巡线人业务技术能力的考核。因此,巡线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之后才能上岗。说完便向攀上电塔的魏志雄喊道:“再检查一遍安全带有没有全部系牢,你那个位置有没有感应电……”
半个小时过去了,此刻的太阳已经高悬天空,阳光照在身上能明显感觉到一阵阵火辣。记者抬头看到还在塔顶检查作业的魏志雄,不停用手擦拭着汗水。在几经确认线路安全后的魏志雄也很快下到了塔底,连忙脱掉了密不透风的防静电服,然后跟记者说:“这样的攀爬是巡线人的家常便饭,而这也只是巡线工作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巡查的内容还包括铁塔本体及基础、线路通道、危险源等,巡查中也会经常遇到诸如塌方、毒蛇什么的,上次有人差点踩到村民放置的野猪夹。所以我们都会随身带着小药箱救急。”
科技助力保障输电安全
除了登塔的副班长魏志雄外,另外两名巡线人则在一旁放飞起了一架小型无人机,顺着输电线路和附近的一座采石场飞去,一是要观察线路的情况,二是要测算采石场与超高压输电线路之间安全距离的变化。
杨柳辉向记者介绍到,输电管理所是从2014年开始引进无人机的,主要负责输电通道巡视和精细化巡视,对线路以及部件进行观察和拍照,为日常巡线工作减轻了不少负担。据了解,在杨柳辉的带领下,这支年轻的队伍已经有驾驶无人机资质的机长1 名、驾驶员1 名,内部认证具有资格驾驶员3 名。同时班组还在其负责的线路上安装了82套在线监控设备,实现了重要跨越点及隐患点的可视化监控,大大增加了对输电线路安全的把控能力。魏志雄说:“我市的500千伏输电线路是粤东片区输电环网的骨架输电线路和我市的保底电网线路,是我市运维压力最大的线路。即便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但是我们也丝毫不能放松,还是要坚持实地巡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我市境内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自2010年建成以来,在这些巡线人默默的维护下,无任何责任事故发生。正是有了他们任劳任怨的奉献,才有了河源300多万人夏季的凉爽和黑夜里灯火的璀璨。
见习记者 彭茂洋/文 本报记者 苏远龙/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