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特殊职业系列报道 | 用手帮他们走出无声世界

语言与声音是表达与传递内心真实情感的两种载体,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孩子,他们自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也无法用言语表达情绪,这些聋哑孩子们就如同“折翼天使”一般。同样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师,上课交流时,只能靠手语进行教学,他们用双手打开聋哑孩子的内心世界,呵护着这群折了翼的天使,他们的肢体语言在无声处却显得格外动人。

走进市博爱学校的课室里,语文老师刘燕正在用手语给孩子们上课,已经接近期末考试,上过的古诗她都要一遍遍地给孩子们进行复习。2014 年9 月份,家乡在内蒙古的刘燕从南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没多久,就只身来到河源,成了该校一名语文教师。

很多人看不懂手语,也不了解用手语向聋哑孩子授课的艰辛。刘燕说,手语教学比正常教学要复杂许多,有时候书上的文字用手语进行翻译,在备课时要多次翻阅手语手册,“可以说同样是老师,别人会的我们也会,但是我们会的可能其他老师做不到”。

对于手语老师来说,寒冬时候最难将息,因为每当上课时,为了避免孩子们注意力分散,他们总要“净手”(双手不带任何装饰品),有时候天冷,一节课下来自己的双手手已经冻得没有感觉。尽管如此,但刘燕却说,当自己用双手教会这些特殊孩子读懂知识,去打开他们的心灵的时候,自己也在跟他们共同成长,也在收获着幸福。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些手语老师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多数都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就如同刘燕,高一时她到银行取款,碰到一位聋哑老人,因为不懂得ATM操作,老人用手语与刘燕交流,但刘燕花了不少功夫才从手语中读懂老人的意思。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刘燕大学填报志愿时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刘燕才明白原来手语教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经过许久的坚持,她才与其他老师一样,从实际教学中摸索出门道。

如果不是这群手语教学老师,失聪孩子们就无法与人交际和交流思想。有人说他们从事的是“无花果”的职业,但他们却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辛苦工作并享受这个过程。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世界


上一篇:寒冬里的暖心救助 坚持与寒冬打一场"持久战"
下一篇:非法运输烟花爆竹,违法!东源有两人被治安拘留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