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危难时刻显身手——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特勤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黄标平

越是危险,我们越向前,冲锋在第一线,这就是特警,我们时刻准备着,以练为战,为战而练。采访时,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特勤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黄标平自豪地说。自2010 年8 月踏入警营,7 年来,他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习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扛着特警这一特殊使命,冲锋在最危险的每一个现场。今年7 月,他被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十大“最美警察”荣誉称号。


黄标平在进行处突训练。

危险时刻 敢于挺身而出

我们不同于交警,每天在马路上执勤,维护交通;我们也不同于巡警,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民解忧。我们,每天更多的就是训练,为战而练。

2010 年8 月,入警后,黄标平积极学习特警各项业务知识,刻苦钻研,业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手枪应用射击、突击攻坚战术、冲锋舟水上救援等多个科目中发挥了排头兵作用。都说为战而练,2013 年8 月,台风“尤特”袭击河源,紫金县龙窝镇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接到抗洪的命令后,黄标平和25 名特警组成的抢险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雨一直下,狂风夹着暴雨,一路上到处都是山体滑坡,前进的路被阻断。路被阻断必须继续前进…… 就这样,从警3 年的黄标平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把装备扛到身上,连续10 多个小时翻山越岭,饿了吃块饼干,伴着雨水咽下。终于在第二天傍晚时分赶到重灾区,打通了灾区与指挥部的联系。在龙窝镇重灾区,黄标平和特警队员顾不上休息,一干就是三天两夜,成功将100 多名受困群众救出,安全转移群众500 多人。

2015 年5 月20 日凌晨,市区突降特大暴雨,水深超过一米。黄标平受命赶到源城区双下村开展救灾工作。在现场,他发现有几间房屋被洪水围困,周遭山体有滑坡危险。而在屋里还有一名70 多岁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一名两岁多的小孩。这时,水位不断上涨,由于受地形影响,冲锋舟无法到达。危急关头,黄标平又一次挺身而出,他想出了一个救人的方法,那就是用绳子一端绑住自己,另一端让队员拉着,一边用竹竿试水,一边淌过齐腰深的河水,期间,黄标平好几次都险些被水冲倒。

经历一番险境,他和几个队员终于爬上了受困群众的家里。这时,又一个问题难住了黄标平。怎样才能把老人和小孩转移到安全地带?背着淌过河太危险了。他灵机一动,叫同事找来一个大洗衣盆,然后将小孩放到盆里,警员淌着齐腰身的湍流,将小孩转移到安全地带。为了尽快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在洪水最湍急的河段,黄标平和警员们手拉手跳进水里,筑起人墙,保护受困群众安全转移。

因为山洪来势凶猛,筑起的人墙被一个个巨浪拍打,警员们不知喝了多少黄泥水,不知被呛了多少回。当看到被困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后,黄标平他们抖抖被打湿的衣服,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脚被划出一道口子,流了不少血。他说,当群众安全受到威胁时,我们哪还记得痛呢,就是再痛再苦,那也是值得的。

危险时刻 敢于冲在前

毒贩,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凶悍、恶毒的亡命之徒。去年1 月 25 日,黄标平接到了行动的命令。这是一个什么行动,对手是谁?一概不知。按指令,他领取了枪支和防护装备。行动是秘密的,手机和非警用通信工具都已上缴。

一路向北,往山里推进。原来,这次行动是要捣毁一个重特大制毒窝点,抓捕制毒犯罪分子。这个制毒工场位置隐蔽,位于一座深山里,四面环山,当时气温低至零下2℃,路面结冰,抓捕环境十分恶劣。为了不打草惊蛇,队伍只能驱车距制毒窝点15 公里外的山脚集结,然后,黄标平携带着20 多公斤的装备翻山越岭,顶着寒风,踏着冰霜,徒步翻越15公里的山路后到达制毒工场周围,并成功在制毒工场附近“埋伏”下来。

由于天气湿冷,再加上长时间的超强体力徒步,汗水早已打湿了衣服,整个人像掉进冰窖,冷得直打哆嗦,黄标平却丝毫不敢放松,反复琢磨抓捕方案,避免因出现失误而导致行动失败。早晨6 时许,接到突击抓捕命令后,黄标平冲锋在前,与警员们配合使用突击战术快速破门后,第一个冲入制毒工厂,并迅速控制现场,一举抓获10 名制毒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毒品 2000 多公斤,制毒工具一批,圆满完成了此次抓捕任务。

当这伙制毒分子从睡梦中被擒后,疑惑地问:外面不是结冰了吗,你们是怎么进来的?黄标平用行动回答了疑问,作为特警,就是要敢于冲锋陷阵,在关键时刻,用智慧、英勇履行特警的忠诚使命。

凌晨时分 一场特殊的抓捕

2013 年12 月29 日,省公安厅抽调全省警力,集中“清剿”涉毒严重的陆丰市博社村。其中,河源抽调的警力中,就有黄标平的身影。

12 月29 日凌晨3 时40 分,冬夜湿冷。而此时,黄标平随同大部队从出发到集结,已经在路上耗了 10 多个小时。他清楚地记得,那天上午,一个集合命令,要求全部人员上交通信工具。紧接着,便按特警执行任务的要求携带装备。通信工具上交后,黄标平没有跟家人打电话。对于这样的行动,黄标平和他的队友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起初,家人打电话找不到人,还生他的气;同学朋友打了电话没人接,还和他闹意见。后来大家都习惯了,只要电话没人接,他要么在执勤,要么在执勤的路上,不方便。

这一次行动,黄标平所在行动组的目标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大毒枭。接到了统一行动的命令后,黄标平和战斗队员直扑毒枭的家。然而,当突击队员欲破门而入时,发现嫌疑人家的建筑简直是“铜墙铁壁”,破拆工具根本无法起到任何作用。作为第一突击梯队的特警,黄标平认为,再这样耗下去会对整个行动不利。于是,他快速绕屋子转了一圈,发现有一捆柴火遮着的地方很可疑。他冲过去搬开柴火,发现是一个侧门。黄标平和突击队员一鼓作气,成功破开侧门。他第一个冲进屋里,按战术要求,从一楼往二楼搜捕。

当问及黄标平:“第一个冲进屋里紧张吗?”他说:“说实在,不紧张是假的,因为我们在明处,毒贩在暗处,最怕这些毒贩给你来个 ‘暗枪’,跟你拼个鱼死网破。但即使再危险,也是职责使命所在。”黄标平快速谨慎地搜索到二楼,在一卫生间里,一个30多岁的男人正提着一袋白色的粉末往厕所里倒,原来,毒贩在销毁证据。

见此情景,黄标平立马将大毒枭扑倒,在队员的协助下,将其成功控制。随后,办案民警在大毒枭家缴获了大量的K粉和制毒工具。

坚持了20多个小时的战斗,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黄标平说,能完成抓捕第一号毒贩的目标任务,再累也值!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张经纬 罗辉



相关热词搜索:危难 身手 时刻


上一篇:“糊涂”老人滞留车站两天 众人爱心接力助其回家
下一篇:香港“摘星计划”到河源助学 我市17名贫困学子将每人每年获6000元资助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