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春茶含过量农药一喝中毒 专家辟谣:基本不用药
本报讯 据科技日报消息,清明前后,又到了春茶上市的 季节,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也同时刷爆朋友圈。文章指 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喝茶真的等于“服 毒”?现在的茶叶到底还能不能喝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 采访了有关专家。
受病虫害影响小基本不用药
“春茶农药残留的问题,说了很 多次了,但每年这个时候还是会有人 来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 宗懋院士告诉记者,春茶一般指由越 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 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 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 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 药。”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 茶尺蠖等在6 月中下旬到9 月份发病 率较高;而茶树常见病如茶轮斑病、茶 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则会出现在 潮湿多雨的季节,因这些病对茶叶的 产量影响不大,茶农也不会用农药。
陈宗懋说,以现在市场上价格比 较高的明前茶(清明节前采摘的茶 叶)为例,除了口感好、营养成分高 外,还较少受病虫害影响,农药污染 小,特别是早期的春茶,更是一年中 绿茶品质最佳的。
洗茶仅洗掉表面污物和营养物质
记者注意到,生活中很多人 都有喝茶前洗茶的习惯,这其中 不乏“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是茶 叶有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二是茶 叶在生长、加工、储运和销售过 程中存在污染,所以洗干净了才 能喝得放心。
对此,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副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岗位科学家、国家一级评茶师龚 淑英教授表示,从常见的洗茶手 法来看,人们洗茶并不像洗衣服 那样进行揉搓,其实就是把茶叶 用热水涮一遍,在这个涮的过程 中即便能除掉污染物也只能涮 掉茶叶表面的污染物,但因此却 会洗掉茶叶的一些营养成分,令 其口感大打折扣。
据她介绍,茶叶在由鲜叶 制成成品茶的过程中,几乎都 要经过一个揉捻或理条塑形的 工序,在这一过程中,茶鲜叶内 的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等部 分营养物质会随着茶叶的汁液 外溢,茶叶干燥加工后,这些营 养物质会以结晶态的形式附着 于茶条表面,这些物质大多属 水溶性物质,一旦与热水接触, 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 溶解于水,也就是说,短短几秒 的洗茶过程却洗掉了很多茶叶 精华。
“其实茶叶大多来自山区且 雨水充沛的地区,采茶期间,下 雨天多,对茶鲜叶有冲洗的作 用。特别是生态环境好的地区 出产的茶叶,或者大品牌茶厂出 产的茶叶质量更有保障,饮用前 无需洗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