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消费 > 阅读新闻

加泻药、加伟哥、加兴奋剂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的三宗罪

阅读提示:据新华网消息,今年3 月,有媒 体曝出,浙江警方连续破获两起有毒食品大 案,均与减肥胶囊非法添加相关,产品销售覆 盖全国各地,涉案价值超过12 亿元人民币。 然而,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并不局限于此。

近日,记者盘点了国家食药监总局及地 方食药监局2016 年1 月1 日至2017 年4 月7 日 的食品抽检公告发现,尽管保健食品去年合 格率总体很高,达98.3%,但仍有40 例保健食 品非法添加案例,主要集中在减肥、辅助降血 糖、免疫调节类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假冒。 添加的物质包括泻药、兴奋剂、伟哥等。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 大宏指出,经过近几年政府的管理,非法添加 行为已经不是保健食品行业的主要问题,但 非法添加这种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一宗罪

减肥药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

危害: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肝功能异常等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保健食品中 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显示, 减肥功能产品可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麻 黄碱、芬氟拉明。

上个月曝出的两起大案均涉及减肥 类产品的非法添加。据台州警方向媒体 透露,查获的有毒有害减肥胶囊产品“燃 脂天天瘦”“苹果瘦”等20 余种约1.5 万盒, 而这些产品中经检测含有国家明令禁止 的“西布曲明”等成分。

“燃脂天天瘦”“苹果瘦”的包装盒上 标的是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但记者在 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的保健食品中,查询 不到这两种产品的任何信息。

在记者梳理出的保健食品40 例非法 添加案例中,减肥类产品有10 例,均添加 了盐酸西布曲明或酚酞,或两者均有添 加,其中一例还含有咖啡因。这10 例标称 为保健食品的减肥产品中,仅有两例可以 在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网查到,但其标注 的生产企业也与官网公布的登记申请企 业不符,其余8例均为假冒。

“西布曲明”全称“盐酸西布曲明”,是 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制食 欲等作用。资料显示,1997 年,“西布曲 明”在墨西哥、美国上市,并被用于减肥药 中。因其减肥效果明显,曾在全球86 个国 家得到上市批准。然而,西布曲明的副作 用也逐渐显现,它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 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2010 年1 月21 日,欧盟宣布暂停使用“西布曲 明”,同年10 月8 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也宣布停用。2010 年10 月30 日,我国也 宣布停止生产、使用“西布曲明”的原料和 制剂。

而酚酞是医药轻泻剂,能刺激肠壁, 引起肠的蠕动促进排便。过量和长期滥 用可造成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时可 诱发心律失常。

由于西布曲明、酚酞等药物价格低廉, 且确有一定的抑食、减肥功效,屡被一些不 法商家巧妙加入减肥食品中牟取暴利。

二宗罪

免疫调节、缓解疲劳类保健食品添加伟哥

危害:头痛、潮红、消化不良、视觉异常等

在免疫调节类、缓解疲劳类保健食品 中,添加“伟哥”类物质也成为了不法企业 的潜规则。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保健 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 中,这两类产品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包括 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红地那非等。

记者梳理的40 例非法添加案例中,有 22 例都是在免疫调节类和缓解疲劳类保 健食品中添加了西地那非或他达拉非。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西 地那非属于违法行为。西地那非是一种 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 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在中国 广泛被称为“伟哥”。使用西地那非造成 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潮红、消化不良、鼻 塞及视觉异常等症状。因此,在脱离医生 指导下服用西地那非,会对服用者的健康 和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国家食药监总局也曾指出,短期服用 添加了他达拉非物质的保健食品不会产 生明显危害,但长期过量食用含有该类物 质的保健食品存在健康风险,可能对心血 管病患者心脏带来潜在的危害。

三宗罪

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药

危害:可能造成低血糖、肾病甚至死亡

如果你觉得购买的辅助降糖类保健 食品降糖效果跟降糖药有一拼,那就该当 心了。因为,在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 添加格列本脲、苯乙双胍也是不法企业牟 利的潜规则之一。

记者梳理的40 例保健食品非法添加 案例中,有8 例为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 品”添加降糖药,7 例假冒伪劣产品。南昌 健民营养补品厂生产的珍迪牌糖乐康冲 剂为正规保健食品,但也查出其内非法添 加格列本脲。

格列本脲为降糖药,用于中、轻度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是一种降糖 效果明显的西药,但是由于副作用比较明 显,因此许多患者不适合服用这种口服降 糖药,尤其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格列 本脲更是非常危险的。长期大量地服用 格列本脲,最终会造成低血糖和肾病,甚 至导致死亡。

而苯乙双胍在大陆已经禁止生产和 销售。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再评价认为, 苯乙双胍可导致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 高,临床价值有限,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 效益,决定停止苯乙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 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撤销药品批 准证明文件。

业内声音

对违法企业法律制裁+行业除名

记者在梳理中发现,一些 产品早在几年前就曾因非法 添加问题而被曝光。如标称 有国食健字批准文号的蚁力 神牌鸣琪胶囊、挺靓牌减肥胶 囊、思路雅牌靓丽胶囊等。尽 管其名称可以在国家食药监 总局官网查询到,但生产企业 其实与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 登记的该产品生产企业并不 相符。

“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是 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现象。”健 道康元(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董事长刘全金指出,一些企 业把产品宣传成了“神药”,为 了达到宣传效果而非法添加 药物成分。“对整个行业而言, 这种行为是一种伤害。”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秘书长刘学聪也指出,保健 食品产业经营企业众多,大 部分企业特别是规模型企 业能做到自律规范经营。 但是部分中小企业诚信意 识淡薄,违法生产营销、虚假 夸大宣传等,直接破坏了保 健食品的整体信誉。同时, 一些普通食品违法添加药物 成分、功能声称等,也使保健 食品“ 躺枪”,让老百姓误 解,造成金钱的浪费及疾病 的延误治疗,尤其是一些假 冒产品对正规产品造成了一 定的冲击。

“以前,大家认为效果好 就是好保健品,现在意识到安 全更重要。如果有很明显的 效果,那就是药了。”在中国保 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 长王大宏看来,非法添加比非 法会销的性质更恶劣,因为添 加的药物会对人体产生副作 用,无异于“下毒”。

王大宏指出,随着2013 年5 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展开 打击保健食品“四非(非法生 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 宣传)”专项行动以来,非法添 加已不是行业的主要问题,但 仍要严厉打击。治理非法添 加行为,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上 的问题,下架、罚款等手段无 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有 最严格的行规和最严厉的法 律才能震慑住企业,让企业不 敢违、不能违。除了司法上的 制裁,还应当在行业里设立黑 名单制度,让有违法行为的企 业被行业除名。

小贴士

保健品是消费者对改善 健康状况产品的俗称,在法律 文件中并没有这个词。而保 健食品则是经过政府严格的 审评审批、带有保健食品标志 (小蓝帽)的产品,这个概念一 定要弄清楚。

因为非法添加的“保健食 品”多为假冒产品,刘学聪和 王大宏提醒,消费者选购保健 食品时要认准国食健字批准 文号和保健食品标志(小蓝 帽),避免买到普通食品冒充 保健食品的冒牌货。

两位专业人士提醒,要想 购买到正规的保健食品,一定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品牌意识。如果 遇到了没听过的品牌,一定要 非常慎重,不妨在网上搜索一 下,看该品牌是否曾被媒体曝 光或被政府公告。

2、应在正规渠道购买。有 的产品会假冒知名品牌,而正 规渠道是保护消费者的一道关 卡,因为假冒产品往往进不了 正规渠道。千万不要去会销场 所、没听过的平台购买产品。

3、学习商品知识。购买 产品前,应该了解产品的一些 功能、适应人群等,看是否适 合自己,不要盲目跟风购买。



相关热词搜索:伟哥 泻药 兴奋剂


上一篇:网传春茶含过量农药一喝中毒 专家辟谣:基本不用药
下一篇:营养麦片真如其名吗? 其实并不见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