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管让孩子远离伤害
11岁男童意外坠亡……本月内我市发生16起儿童意外伤害事件
加强监管让孩子远离伤害
阅读提示:
母亲到楼顶收衣服,结果儿 子却意外从楼顶坠亡;父亲转身 拿维修工具,儿子手指就被摩托 车齿轮绞断……如今,河源的各 大中小学已基本放假,随着孩子 们假日里自由活动时间的增多、 监管的缺乏,一些意外伤害也随 之而来。昨日,记者从河源市120 指挥中心了解到,今年1 月以来 (截至昨日),市120 指挥中心就接 到了16 起12 岁以下儿童的意外 伤害事故急救电话,家长关注儿 童意外伤害刻不容缓。
我市发生多起意外伤害事件
24日16时许,河源市区某小区发 生一起坠楼事件,一名11岁男童在15 楼的天台坠到3 楼阳台当场死亡。记 者在现场了解到,事发时,死者母亲与 外婆到楼顶收被子,死者与另外两位 小孩子乘坐另一部电梯然后步行上 到楼顶,上到楼顶后,发现母亲跟外 婆已经收完被子下楼,三位小孩就在 楼顶上玩耍。玩耍过程中,死者爬上 了楼顶边上的挡雨棚,挡雨棚经过风 吹日晒已经老化,当死者站到上面 时,挡雨棚出现了破裂,死者脚下一 滑,从15 楼坠落到该栋楼3 楼阳台。 事情发生后,附近居民马上报警以及 拨打120 电话。由于伤势过重,当救 护车赶到时,经医护人员现场检查, 该小孩已无生命体征。
带孩子出外玩耍,家长也需时刻警惕意外伤害发生。
而就在本月12 日,我市的蓝先生 带其3 岁的儿子到档口玩耍,蓝先生 发现其男装摩托车的链条过长,需要 拿工具调整,当蓝先生转身拿工具 时,其3 岁小孩突然将手伸到摩托车 的链条上,导致该小孩被摩托车后轮 齿轮将右手绞伤,右手两到五指全部 断离。手忙脚乱的蓝先生,捡起了孩 子的断指,抱着孩子往医院赶,最后 医生们花了八小时成功将其孩子断 指接上。
关于儿童的意外伤害事件,本月 内(截至昨日)我市已发生16起。
家长支招让孩子远离意外
家住市区万隆一品的刘女士有一 个活泼好动的儿子,今年5 岁。刘女 士告诉记者,自己跟丈夫平时工作都 很忙,假期一到就将母亲从老家接过 来照料孩子。因为母亲身体不如从 前,为了防止好动的儿子出现意外情 况,夫妻俩利用周末的时间,把家中里 里外外都重新布置了一下,给阳台窗 台重新换了缝隙更小的防护栏,把家 里的桌椅边角都装上了防撞包角,同 时还叮嘱母亲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 避免孩子接触刀具和意外烫伤。
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上班的 时候,家里调皮的孩子基本都是自己耍 的状态,所以一到假期,黄先生就一直 教育孩子安全的问题。家里哪些东西 不能碰,碰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 些都是黄先生教育的重点,“我还会上 网找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视频给孩子 看,让孩子牢记个人安全。”黄先生说, 出到户外,我也会告诉孩子,不能在机 动车道骑自行车,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 线。每逢春节,黄先生一家都会回老家 去拜年,贪玩是孩子天性,因此,黄先生 会刻意叮嘱孩子,不能独自去河边或者 去山上玩,出门前一定告诉家长,得到 家长允许后,才可以出去。“我们做父母 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在孩子身边,只能 提前给孩子灌输一些有关假期安全信 息,让孩子保护好自己。”黄先生说。
面对这几类意外伤害如何处置
昨日,就我市近日发生的几起儿 童意外伤害事件,记者采访了市人民 医院急诊科主任徐福兴。徐福兴介 绍,依据市人民医院的就诊情况来看, 我市节假日期间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 主要有:意外坠落、跌撞伤、烧烫伤、动 物咬伤、车祸、溺水、吞食异物等,而在 城郊和农村地区,随着冬季的到来,煤 气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都是家长们需要警惕的, 家长在增强对孩子的管护和安全意 识教育的同时,也建议加强自身的 急救知识学习,尽量不要让孩子处于 无人看护的状态,遇到任何紧急情况 都应该将孩子及时送医。”徐福兴 说,如果孩子出现意外坠落伤害、跌 撞伤、车祸等情况,如伤口污染不严 重,家长可用盐水或白酒涂抹即可; 如局部青紫肿胀,可先冰水敷后再用 消肿药物涂于伤处,早期不可用热敷 的方法。如果是撕裂伤伤口深而大、 甚至出现骨折等严重情况时,应立即 包扎止血和固定骨折部位后,送医院 处理。对面部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 情况,家长要观察孩子是否有恶心或 呕吐情形发生,意识是否清楚,当发 现此类不舒服的症状,家长切勿随意 搬动、触摸受伤处,要及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
而针对烧烫伤,徐福兴建议先用 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切忌用紫药水、 牙膏、面碱等涂抹受伤部位,以免加 重加深烧烫伤的程度,造成创面污 染,影响医院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 和清创。
本报记者 彭茂洋 苏远龙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