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汉”到“致富带头人”
从“穷汉”到“致富带头人”
龙川县铁场镇周塘村贫困户李军辉脱贫记
这几天,龙川县铁场镇周塘村李军辉早早地给养鸡场清理好鸡粪,并做好消毒,等着第二批肉鸡鸡苗的进驻。前几天连续的阴雨,他还时不时冒雨到鸡舍去看看,看有没有漏雨的地方需要改进。对于他收获“人生养鸡第一桶金”的鸡舍,李军辉说,再认真也不为过,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才能养好鸡,才能赚到钱。据悉,8月24日,他的肉鸡养殖场第一批养殖肉鸡全部销售完毕,也宣告了他从“穷汉”到“致富带头人”的华丽转身。
说起养鸡发家史,李军辉兴奋不已。
在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东部公交)开展精准扶贫前,李军辉是周塘村典型的贫困户之一,人生过得很不如意,堪称灰暗,温饱问题无法自给自足,三个孩子依靠政府和社会救助抚养求学,住房问题也没有着落,只能借住兄弟家。而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借助着“造血式”扶贫,并通过其个人的努力,李军辉的灰暗人生也迎来了光明。
由“衣食无着”到“自给自足”
命运的多舛,世事的无奈,面对种种不期而来的不幸,李军辉在人生路上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自己的“苦命”,一度选择听天由命,对人生自暴自弃。
随着新时期精准扶贫的开展,随着东部公交扶贫工作队进驻周塘村开始,一切都在悄然变化中。扶贫工作队从思想上着手,苦口婆心地跟他讲劳动、讲政策、讲致富、讲出路,脱贫要靠劳动,并通过慰问、免费发放鸡苗及承诺回购等实质性的措施来激励他。他的思想开始慢慢转变,把心思放在种地、养鸡、照顾孩子上。并在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努力找零工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通过扶贫工作队的积极引导,李军辉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又买了上百只小鸡,还开垦鱼塘养起了鱼。家禽、果树、鱼塘三位一体的微循环立体种养殖模式让他开始逐步脱离贫困,李军辉也完成了危房改造项目,住进了新房。从“衣食无着”到“自给自足”,是李军辉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转变,他的生活也由以前被人嫌弃到如今开始被人羡慕。
产业帮扶助华丽转身
今年年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李军辉从朋友那获知了作为广东省重点家禽养殖场之一的兴宁市利兴养殖服务有限公司的养殖模式。由公司提供鸡苗及饲料、包养殖技术指导及承诺回购的养殖模式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李军辉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喂养式”的扶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打造长效的产业才是真正出路。因此,在了解清楚利兴养殖公司的养殖模式后,他决定放手一搏。
说干就干,今年3月,李军辉争取到了周塘村14户贫困户以财政资金投资入股的15.7万元项目启动资金,正式启动肉鸡养殖项目。按照计划,鸡场可每年养殖肉鸡5批次共计5万羽,将带动14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返本共计23.25万元。荣升为养鸡场的“掌门人”,他比以前更加忙了,跟进养鸡场的搭建、落实鸡苗及饲料的运输、参与公司开展的养殖技术培训等等,样样都离不开他。
愈干愈来劲愈有信心
随着养殖鸡场的搭建完成,6月20日,李军辉的养鸡场终于迎来了首批“住户”——1万羽肉鸡鸡苗。对于这寄托希望的“鸡宝宝”,李军辉如照顾自家孩子般悉心照料,不论刮风下雨,抑或艳阳高照,始终驻扎在养殖场中照料,一门心思要给这些“鸡宝宝”提供最优的生活环境。
天不负苦心人,正是这份艰辛付出,养殖场的鸡长势喜人,创下了新养殖户的最低损耗率,即1万羽肉鸡只损耗了200羽。8月24日,随着利兴养殖公司的运输车辆驶离周塘村,李军辉如愿收获了办养鸡场第一桶金。第一批肉鸡的成功售出,增强了李军辉致富的信心,也更加激励着他养好鸡。说起这些,憨厚的李军辉说,能有今天,全靠东部公交扶贫工作队的支持,再过几天,他家的养鸡场又将迎来第二批“住客”的进驻,届时,养鸡场将又是忙碌的一片景象。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