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无畏浩气长存——记革命烈士周显中
“他是1947年在连平忠信牺牲的,那是部队的大损失。”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河源市区老战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吴观齐说,其口中的他就是烈士周显中,当时,周显中是游击队的副指导员,而吴观齐是队伍的通讯员。由于通讯员的工作,吴观齐对周显中牺牲的事情了解得比较多,如今87岁的他仍记忆深刻,逻辑清晰地向记者讲叙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发动村民掀起革命热潮
“周显中是东源县漳溪乡人,听说他从小读书成绩很好。”吴观齐说,自己虽然比周显中小10多岁,但作为同乡,对他的聪明才学仍有所耳闻。在东源县委党史研究室一份关于周显中的资料中,吴观齐的“听说”得到了证实。据资料记载,周显中于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出众,1930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就很有见解,是其家乡一带学子中的佼佼者。
而引导周显中立志干革命的,却是一次抗日救国的宣传。1939年春,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处于危难之时,“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到河西开展革命活动,宣传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号召人民起来投入革命斗争。周显中耳闻目睹革命者的言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政党,便立志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机会终于来了,1947年,河源九连地区的革命斗争正蓬勃发展,河西区一带也秘密地开展了革命活动,漳溪乡的周汉亭参加了秘密活动。得知这一情况,身为教师的周显中主动与周汉亭取得了联系,一同加入了王彪同志领导下的东三支第一大队的抗征队。
周显中的聪明才智一下得到了赏识,同年,他与周汉亭等人奉命回乡在本村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当地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武装队伍,与东塅队合并为飞鹏队,后编入长江队,周显中被任命为副指导员。他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不畏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同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筹粮途中被抓捕牺牲
“组建队伍不到一年,入党不到一个月,他就牺牲了,牺牲时才27岁。”对于周显中牺牲的情况,吴观齐记忆深刻。当时,队伍刚成立,就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关注,多方对我军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实行围剿、封锁,游击队的弹药和粮食供给出现了很大困难。为了保障游击队的供给,周显中受命到各地筹粮,与地主恶霸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由于他善于做思想工作,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筹粮任务。
1947年8月2日,周显中带领着队员吴汝杰、吴荣甫3人外出筹粮,又一次成功筹集到100担稻谷,不料回程途经船塘走马塘时,突然与国民党反动派相遇。周显中临危不惧,沉着指挥战友们分散隐蔽在附近的甘蔗林里,但敌人仗着人多,重重包围了甘蔗林。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情况越来越不利,周显中负责掩护,让其他战友突围,他们一面向敌人开枪射击,一面向敌人的包围圈突围。最后,终因敌众我寡,周显中和吴汝杰不幸被捕。
吴荣甫作为幸存者,他回到部队转达情况,吴观齐就是听众之一。“周显中作战有方,是部队不可多得的人才,部队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把他救回。”吴观齐说,部队通过与国民党反动派谈判,商定以500担谷粮换回两名战士。500担谷粮对当时的部队来说是大数目,但他们没有想过放弃,然而,就在部队多方筹粮时,别有用心的反动派却提前一步把500担谷粮送到了国民党手中,提出的要求是要取周显中的命。就这样,第二天,周显中被押至连平县忠信镇,沿途群众看到他手上、脸上满是伤痕,但神情仍淡然,眼睛里迸射出仇恨的光芒。在前后左右重兵押赴下,周显中在刑场光荣就义,终年27岁。
“周显中牺牲后,部队极尽全力,想查清送粮的人究竟是谁,但最有嫌疑的人却自杀了。”吴观齐说,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个案件仍没有水落石出。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