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深化“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市妇联深化“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是创文测评12大项中的其中一项内容,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市妇联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市妇联搭建“晒家庭故事、感亲情温暖”平台,发动网友互动,上传家庭故事20个、家风家训110条,利用“互联网+妇联”等加大家庭文明宣传。
用付出和包容营造幸福
“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梁剑英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91岁的家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行动不便,长期需要人照顾和护理,梁剑英数十年如一日地操持家务和照顾家婆。同时,她用似水柔情消除丈夫的负面情绪;她培养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孝顺感恩的品德;她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带到工作上。这个美丽认真的女人,竭尽所能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天,营造了“最美家庭”。
另一个“最美家庭”江竻浓则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在父亲中风瘫痪后,她决意辞职回家照顾老父亲,每日喂食三餐、翻身擦身、照顾拉撒。她的丈夫江东强是个寡言的男人,但他像一座山,默默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无论他多累多忙,都会抽时间赶回来,默默帮妻子分担己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妻子的重担。获评“最美家庭”,江竻浓和江东强很意外,他们觉得这不算什么,“照顾生病的老人、抚养年幼的孩子都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应该做好的,这怎么就成了‘最美家庭’了?”其实,“最美”是因为这一对朴实无华的夫妻,有一颗真心待人的心。
两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
今年5月,河源市“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启动。各级妇联组织以“妇女之家”为阵地,议家风、谈家规、讲故事,晒幸福家庭相片,秀家庭梦想,推动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到创建行列,让最美之花开遍城乡。
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经过层层发现、挖掘、筛选“最美家庭”典型,最终,优中选优,梁剑英家庭等10户家庭评为2018年河源市十大“最美家庭”、刘小容家庭等12户家庭评为2018年河源市“最美家庭”,胡敏锋家庭等10户家庭评为2018年河源市十大“文明家庭”。
近年来,我市积极创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活动,涌现了许多典型,不少家庭成为了全国“最美”。据统计,今年,我市范祝香、吴水娣两户家庭获2018年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陈赛闪、叶丽丽两户家庭获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
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是创文测评12大项中的其中一项内容,作为牵头单位,市妇联要做好遴选一批好家风家教的典型,开展创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制定好“文明家庭”长效管理办法。
今年以来,市妇联搭建“晒家庭故事、感亲情温暖”平台,发动网友互动,上传家庭故事20个、家风家训110条,利用“互联网+妇联”,“妇联好声音”服务栏目加大家庭文明宣传。
宣讲是最直接有效的宣传。市妇联组织“凝聚她力量·共建新心城”宣讲团成员及全国“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代表,以“传承好家风·共创文明城”为主题,走进机关、走进各地“妇女之家”举办“文明家庭”交流会和“寻找最美家庭打造文明家园”宣讲会30场,受益人群近1000人次。同时,市妇联邀请专家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家庭教育大讲堂,在源城区40个社区举行近百场“家庭·家教·家风”主题讲座及“儿童五防”进社区进家庭亲子活动。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