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人才”河源行顺利举办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实习记者 罗思敏 通讯员 程子跞 27-29日,2018年“双百人才”河源行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论坛顺利举办,300多名有关专家学者、河源籍博士、硕士以及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在河源聚首,共参盛会。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开展“1·3·6”招商系列经贸活动,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阿里巴巴、中国保利集团等一批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签订了超万亿元的合作协议,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入驻河源,为现代河源的建设提供动能和支撑。在这不断加快的发展进程中,人才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一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打造高端人才基地,推动人才战略“内外兼修”,着力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人才。为此,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积极谋划,邀请河源籍200名博士、硕士和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回家乡参观考察,献计献策,鼓励他们返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立新功,为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贡献一份力量。
28日上午,“双百人才”来到了江东新区了解新区规划蓝图,前往市高新区参观考察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河源生产基地,走进万绿湖调研优质水环境。
28日下午,“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论坛在市委党校举办,6名专家代表围绕“河源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主旨演讲,为“两个河源”的发展把脉问诊,华山论剑。同时,我市向“双百人才”推介河源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志敏表示,河源市委市政府把握住了时代机遇,制定了非常正确的发展策略,使得河源能够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和跨越。他建议,河源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要重在实、重在用,用在实处,苦修内功,依托本地人才资源,加大数字技能、制造技能人才的培养,让企业人才缺口得到满足,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人才政策;让留下来的人才真正发挥作用,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与平台。
在一天的参观之后,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吴鸿晖感到很振奋,他认为河源在未来几十年里将面临非常好的历史发展机遇,自己对河源的发展很有信心!“河源的人才政策非常利好,发展条件也好,我未来很乐意回家乡来工作。在人才引进上,我认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才了解河源、认同河源、选择河源。”
上一篇:慎海雄会见华为董事长梁华
下一篇:紫惠高速首片梁架设成功 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