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七十年基础设施飞速发展铸河源新貌 两千载客家古邑焕发新生变幸福心城

从路不平、灯不明、水不清、街不净到如今座座桥梁飞架三江六岸、高楼老街相映成趣、绿道公园交相辉映……70年筚路蓝缕,70年栉风沐雨,70年玉汝于成,河源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让这座客家古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让居民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我市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

从水路到立体交通全面开花

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必须先行。1949年,河源仅有公路3条,总长139.9公里,且道路路基狭窄、急弯陡坡多、路面坏烂、桥梁残破、时通时塞。于是,四通八达的东江、新丰江水运,就成了人员货物进出河源首选的交通方式,两江上,往来惠州、广州、新丰等地的帆船、电船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如同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河源的交通建设也进入了崭新的篇章。从泥土砂石路,到硬底化公路,再到国道纵贯南北,从1993年河源至惠州首趟客列开通结束河源没有铁路的历史,到2001年经过河源的首条高速公路拉开“五纵五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序幕,再到高铁、机场立体交通的多格局飞跃发展,70年来,河源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干线为重要支撑,县乡公路为联络支线,南通珠三角、北联赣西南、东承粤东北的道路交通网络,不仅改变了老河源人的出行方式,也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河源公路里程数已达16235.7公里,铁路里程数达到22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约505.2公里。

此外,我市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赣深高铁建设,龙梅龙高铁、龙汕铁路前期工作也逐步完善,全面提升市域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并积极配合开展广河段高铁的前期研究,预留路线走廊,开展深惠城际铁路延伸至河源段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轨道沿线用地的预留,促进河源市加快融入“深莞惠”经济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毗邻大湾区的河源发展提供了一个重大历史机遇。站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十字路口,今年8月28日召开的中共河源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就加快构建融入大湾区“水陆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作出进一步部署,龙寻、河惠莞高速公路、广河高铁、粤赣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梅龙铁路、河源(古竹)与龙川通用机场、东江航道河源段复航等一大批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将进一步加快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通勤。

在不久的将来,河源会以立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缩短与广州、深圳、惠州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实现与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生活圈。河源也将凭借道路交通催化区位优势,构建出更加开放发展的交通新格局。

从破旧到现代都市破茧成蝶

“小时候城区多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房子也多是宅店合一,一遇到暴雨,街道就受淹成灾。”回忆起70年前的河源,80多岁的阮先生连连感叹,河源的巨变犹如沧海桑田,他说,当时河源城区仅有两个砖头或石头作踏脚的露天厕所。

基础薄弱、小、偏、穷构成了70年前人们对河源最基本、最直观的印象。从1950年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接管了裕民米机电灯厂,并架设2条200伏低压线路解决部分街道居民用电开始,随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潮流,河源的城市建设也踏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而今俯瞰河源市区,三江六岸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条条大路交织纵横,一个山区小城已然蝶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小区、商圈、公园、大学城等元素不断拓展着河源这座千年古邑城的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1988年,河源建市以来,城区先后开展了4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及修编工作,使得河源在生态环境、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投资环境的提升,吸引了一批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落户河源。河源也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等。

如今,随着“百街千巷”等综合整治工程、“西优”工程持续推进,“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概念性规划和高铁新城控制性规划完成编制,城市北区、江东新区城市和产业起步区、河源高新区中央活力区、钓鱼台片区建设扎实推进,河源把握城市向南融入大湾区建设发展大势,完善中心城区“1+6”空间规划体系,打造“一主两副四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建设发展之路愈发明晰。去年以来投资293亿元的76个城建项目的动工建设,也让居民在切身感受到城市更畅、布局更优、生活更便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独苗”到文娱设施方兴未艾

灯火初明,新丰江两岸人群窜动,伴随着亚洲高喷的直冲天际,流光溢彩的河源夜景定格在人们的手机之中。而沿着中山大道往北穿越客家文化公园,获得图书馆类国际建筑奖的河源市图书馆,吸引着众多市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那么公共服务便是文化扎根的土壤,是民众幸福生活的源泉。以老河源县为例,新中国成立前,除了1927年开辟的老城中山公园可供居民休闲之外,在文化设施方面就仅有县立民众教育馆一处,全县的中学只有船塘、蓝口和黄村崇伊中学3所,屈指可数的公共服务设施,直诉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单薄。随着1950年5月,集图书阅览室、藏书室、展览室和音乐室等为一体的河源县文化馆成立,文娱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取得突破,1956年工人文化宫兴建、1964年人民电影院破土兴建、1979年河源电视塔建成……而今,这些公共设施早已更新迭代,居民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尤其是近年来,河源新建了全民健身广场、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桃花水母大剧院、东江湾公园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档案馆相继获评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进一步提升了河源全市公共服务效能。有数据显示,仅2018年,河源就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所,新增教育学位1.2万个;完成3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334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新建体育公园11个;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公共服务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年轻的河源市更加青春,有活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大民生”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助力河源建设人民幸福心城。

70年来河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掷地有声,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迎接河源的将是下一个充满机遇的新征程。奋斗正当时,河源也将坚定不移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举全市之力,用脚踏实地义不容辞的耕耘,孜孜不倦的奋斗,推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向着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乘风远航。

本报记者 彭茂洋/文 陈仕平/图






上一篇:丁红都深入基层开展主题教育调研 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下一篇:连平县3000多名党员干部坚守救灾复产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