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我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文化繁荣 把幸福生活送进千家万户

夜幕落下,河源的公共广场、各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宽敞的室外聚集了跳起广场舞的群众舞蹈演员;在周末或节日节点,市文化广场、客家文化公园也会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与日俱增,我市加大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力度,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基本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实用性,着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广大农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组织送戏下乡惠民演出。

文化生活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潘永光回忆,童年时光,老河源县几乎没有公共文化设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有了青少年文化宫。据他介绍,在当时,青少年文化宫设施简陋,仅有露天的溜冰场、桌球室、篮球场以及游戏室。2015年,源城区青少年文化宫由公益二类升级为公益一类,此前的青少年文化宫已经完成了从“娱乐休闲”到“文化培训”的转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遍布在河源街头的书报亭、租书店成了市民读者常去的地方,在潘永光的记忆中,在当时书籍还是比较稀有的东西,租书要先交纳10块钱的押金,一本书一天0.2元的租金,这对于他们而言已经算是一笔比较大的支出。直到1993年,河源市图书馆才成立,这就是市民口中的市图书馆老馆。潘永光说,之后公共图书馆建成后,办理借书证也需要收费。

上世纪90年代初,镭射电影场、KTV的“火”开始在河源熊熊燃烧;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网吧开始兴起,至2003、2004年间疯狂扩张,达到最盛。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起来,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如今,不管是书报亭、租书店等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12月28日,河源市图书馆新馆开馆。这是一座集藏书、图书借阅、图书情报、科技信息、图片展览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图书馆,是河源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如今,读者们只需携带身份证就可免费办理借书证,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除了图书馆,河源的恐龙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美术馆等场所,更是从多元角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群众出门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从一书难求,到推广全民阅读;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露天电影,到随意进入酷炫的巨幕影厅观影;从专业演出,到百姓大舞台;从买票逛公园,到免费参观展览……走过70年,我市各项文化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的兴建完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惠及基层百姓,如春雨般滋润着百姓心田。


河源市图书馆。

据统计,目前,全市建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其中一级馆3个、二级馆1个);文化馆7个(其中一级馆2个、二级馆1个);博物馆7个(其中二级馆1个);美术馆2个、科技馆3个、青少年宫7个、星光老年之家33个;广播电视台6家,出版报纸两种,国有文艺院团6个。全市建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00个(其中特级站3个、一级站6个、二级站42个、三级站49个);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33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我市还依托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场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建成桃花水母大剧院、万绿湖客家风情馆等民办文化场馆以及一批城市书吧、文化驿站。目前,我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160平方米。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我市全面实施市“四馆”(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社会化运营改革,以“政府主导+购买服务”为主要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已经成为展示我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市民群众文化消遣的重要阵地。

文艺作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

文艺创作成果,最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水平、文化氛围的软实力。仅2018年,我市组织开展全市优秀美术作品征集,6件作品入选省第十三届艺术节美术展览,1件获得银奖。选送5个节目参加广东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花会获得“1银4铜”。花朝小戏作品《小偷》入选省群众戏剧曲艺花会,歌曲《饮灯酒》获广东省2017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三等奖。“风雅颂”第四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总决赛获得“2金3银”。广场舞蹈《最美山歌献给你》参加广东省广场舞集中展演获“十佳”称号。地方小戏《村官上任》《墙头记》《过渡》进农村巡演。

在文艺作品多点开花的前提下,我市还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2018年,河源开展各类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5012场,同时举办了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节、河源市第四届客家山歌擂台邀请赛、河源市第七届电视广场舞大赛,深入开展“大美河源·百姓舞台”文艺展演活动共33场等等。

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当前,全市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688处,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31处;可移动文物12306件、化石标本4466套。近些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大笔资金,保护修缮了一批文化遗址,传承发展了一批“非遗”项目。目前,我市有国保单位1处(龟峰塔),省保单位22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两项(忠信花灯、紫金花朝戏),省级“非遗”项目17项。佗城古城、林寨古村、南岭德先楼、太平古街等一批古遗址、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开发,苏区革命遗址群、阮啸仙故居、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一大批红色革命遗址得到全面保护利用。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连平县太湖镇、绣缎镇关爷埂,和平县青州镇茶亭塅“三段”粤赣古驿道全面修复并对外开放。另外,全市还建立“非遗”传习基地16个。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加强文化 幸福生活


上一篇:林涛到连平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
下一篇: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