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小门牌” 服务“大民生” 源城公安户政民警倾力相助,小区门牌问题获解决
本报讯 记者 苏远龙 通讯员 林小明 “以前网购个东西,快递员根本找不到我家门来送。这下好了,有了门牌,我写个门牌地址,他们就可以送上门了。”“我小孩想去**中学读初中,因为没有门牌,户口迁不进来而无法报名,现在好了,我小孩可以实现读**学校的愿望了。”14日,源城公安分局户政室民警来到群众家发放刚刚制作好的门牌,并帮助部分群众安装门牌。民警“偷偷”听到了一些群众这样的对话,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据民警介绍,今年年初,源城公安分局治安户政部门陆续接到群众反映,新市区东城片区有两个大型居民安置区长期无门牌,约有2000多户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希望公安部门能尽快编订门牌。民情即警情,户政部门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到实地走访调查,经核实发现,上述居民安置区的路、街、巷官方命名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导致无法编订门牌,而地名命名的工作须关系到民政、住建、规划等政府部门联动。群众之事无小事,治安户政部门主动到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地名命名事宜。
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正式地名的官方命名终于出炉了。为解决群众燃眉之急,户政部门立即着手门牌的编订工作,因涉及区域大,房屋多,给编订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工作人员还是克服了天气热、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给每一栋房屋编号、定位、登记,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走遍4条大街、12条道路、25条小巷,共编订了2100个门牌,并第一时间报送厂家制作,彻底解决了两个大型安置区2000多户群众无门牌的难题。
据悉,源城公安分局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治安户政部门将不负使命,担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切实做到“为民解难题”“服务不缺位”,并结合省公安厅部署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对市区所有房屋订装门牌,让人民群众告别商铺有招牌无门牌、居民房屋有门无牌的乱象,建立统一标准地址库,为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服务群众夯实基础,为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创文作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下一篇:河源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开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