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奔富路 幸福龙塘阔步来——记全市优秀党支部紫金九和龙塘村党支部
“脱贫致富感谢党恩,乡村振兴让我们龙塘村焕然一新。村党支部带我们奔富路,也感谢3家帮扶单位这几年的大力帮助……”11月12日,在谈到村脱胎换骨般的嬗变,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一70多岁的老党员欣喜地告诉记者。
龙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海金表示,龙塘的变化是显著的。昔日的龙塘,村庄基础设施薄弱,没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水利工程、自来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今的龙塘,实现了大变样。水利、学校等设施焕然一新,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健身文化广场、卫生站、污水处理池等一大批基础设施落成投入使用,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村主导产业红肉蜜柚成为了村民的“致富果”。而这正是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路结出的硕果。因此,今年龙塘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市优秀党支部。
贫困户李振文正在给柚树剪枝,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
党建引领奔富路
2016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局定点扶贫龙塘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从增强政治功能入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通过解决“思想意识、队伍弱化、作用发挥、不严不实、管理随意”五大问题,提升“政治、组织、先锋、作风、规范”五大优势,有效破解了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建工作滞后和基层治理水平低等问题,目前,龙塘村24户90人贫困户都达到脱贫标准,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2万元提高到了2018年底的近12万元。
针对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龙塘村制定出台《龙塘村党员干部“领头雁”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抓党建促精准扶贫八项行动计划,从素质能力、人员结构、带头人培养等方面全面提升组织优势。针对村党员干部此前存在的脱离群众、慢作为、私心重等问题,建立九和镇首个村级微信公众号,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积极关注,及时收集村情民意,发布政策资讯。推行党建+基层治理“两线工作法”模式,通过线上广泛收集民意、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线下及时反馈和办结线上平台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实现小事不出村、问题不出镇。目前,已连续四年没有出现群体性事件。
党员带动强产业
龙塘村党支部还加大党员致富带头人创业支持力度,通过种养产业聚集、特色产业培植、学习培训支持等措施,鼓励在村党员带头创业兴业。目前,龙塘村共培养种养殖大户25人,其中党员有6人。
在今年,龙塘村搭建了村集体合作社,组织全村红肉蜜柚种植户全部加入,并统一了管理标准,对种植户统一进行了保价收购,还注册了“23.5度柚”品牌,实现了用6天时间完成全村近100万斤的红肉蜜柚销售佳绩。不仅仅如此,龙塘村还落实村“两委”班子成员跟踪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党员挂钩联系贫困户制度,其中,党员种植大户张洪中、张运方个人种植春甜桔约2.6公顷,并带动和指导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普通农户扩种春甜桔逾8公顷,仅此一项增加农户人均收入3000多元。据统计,今年龙塘村的村集体收入将比去年增长翻一番,达到近24万元。
“一桥”连接干群心
在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龙塘村注重查找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通过与群众心贴心交流,查摆问题、征求意见,共摸查出意见问题共15条,目前经过逐条梳理、逐项分析,初步得到解决的问题10条,包括“连心桥”重建、产业路硬底化、玉堂自然村水圳疏通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实际行动把党的好形象、好作风,树在群众家门口,立在百姓心坎上,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
驻村第一书记蔡陆宏说,龙塘村“连心桥”(村民称“三中桥”)年久失修,被列为危桥禁止通行,桥梁北岸的村民要到南岸村委或者小孩到村小学上学都必须多绕行6公里。村民对重建龙塘“连心桥”的呼声强烈,然建桥费用极大,需要资金超过220万元,受政策影响,此桥又不能进入省交通部门桥梁改造库,一时陷入困境。目前已解决建桥资金难题,11月中旬有望开工建新桥。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