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警察故事 > 阅读新闻

解决群众就医操心事烦心事 市人民医院党委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民医院党委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就医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全力打造医疗服务高地。


市人民医院党委对各科室进行主题教育调研。

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市人民医院党委聚焦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要求,找差距,抓落实,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除了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多次理论学习和红色教育外,还迅速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通过专题调研、主题党课、学习研讨会等形式,医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实干氛围,寻找业务上的差距,补齐工作短板,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初心,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生动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我们还从提高行风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通过详细调研,广泛收集意见,认真剖析原因,清晰列出问题,再进行整改,通过调研,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并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引入高层次医疗人才,确保医院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任海滨表示,医院引进了3名博士,并成立了省博士工作站,目前,3名博士及硕士团队已进驻博士工作站开展工作,下一步将引进暨南大学、湘雅医院两个科研精英团队,以促进科研人才培养、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

此外,结合主题教育,市人民医院党委开展丰富多样的送医送药进社区活动,为3万余名市民提供诊治、测量血压、免费送药、解答咨询、健康宣教等服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解决群众挂号难、就医难问题

患者就医等候时间长,医院环境喧闹杂乱,一直是群众看病就医的操心事、烦心事,对此,市人民医院党委结合主题教育,积极建设智慧医院,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目前门诊预约诊疗率已达60.2%,复诊率40.7%。”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志忠告诉记者,借助微信服务号、支付宝服务号、挂号机等平台设备,市人民医院引导病人使用微信、支付宝和自助挂号机进行挂号、缴费与查询报告等功能,提高了门诊预约诊疗率和复诊预约率,极大解决了群众挂号难、就医难问题。

与此同时,为缓解患者就诊等候现象,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市人民医院还积极开展“暖心患者”主题活动,在院内门诊各区添设了叫号机,增加导诊服务人员,维持了门诊就诊的良好秩序。在一些科室医生、检查设备数量不足等情况,进行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增加排班班次,延长服务时间,满足患者就医就诊需求。

提升河源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市人民医院党委全力推进医改,推动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助推医院转型升级,切实满足区域内病人的就医需求。

为了提升河源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市人民医院牵头成立河源市医联体,并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联盟建设,陆续成立了6个市区域性医疗中心、8个专科联盟,构建了医院的医疗中心矩阵,提升救治危急重症能力。

据了解,在近期,市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了全市首例血管内超声PCI治疗,这项治疗技术填补了河源市在此医疗技术领域的空白,挽救了成千上百的急性心急梗死病人的生命。李志忠介绍,“除了心血管内科技术提升,在胸痛中心时间上我们也取得了新突破,市民朋友在出现胸痛症状时,最快可以在17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进行救治,这也刷新了心肌梗死抢救的记录,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为患者打开了一条及时、快捷的救治通道。”

本报记者 吴文婷






上一篇:市领导到企业调研指导主题教育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下一篇:市直副处以上老干部主题教育读书班举办 老干部发挥余热作奉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