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专栏 > 警察故事 > 阅读新闻

学习教育一个也不能漏 和平以“点、线、面”带动农村流动党员学习教育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朱景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能忘了农村流动党员。为确保主题教育在全县党组织中全覆盖,和平县把目光也投向了农村流动党员,各农村党支部为农村流动党员建立“数据库”,以“点、线、面”覆盖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

建立“数据库”。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各村党支部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建立了一个专属本村党员队伍的“数据库”。“数据库”详细记录了本村支部党员队伍基本情况和流动党员底数,内容包括本村流动党员建立管理台账,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去向、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等,并且定期对流动党员信息进行更新完善,保持“数据库”的生命力和活力。

打造“联络点”。和平县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或农村,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流动党员之家”,作为各路乡贤的联络点,凝聚各方力量,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互帮互助,增强归属感,让流动党员和乡贤找到“家”的感觉。这个“联络点”不仅具备联络感情的功能,各支部还将其打造成流动党员的学习场所,让流动党员在“家里”就能学习。

形成“联系线”。该县建立流动党员联系沟通长效机制,为每位外出流动党员明确一名联系人,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穿针引线”。加强与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沟通。引导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自觉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对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的流动党员,与流入地党组织做好转接工作。充分利用好“微信群”“学习强国”“腾讯为村”等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组织“面对面”。和平县利用节假日期间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开展走访慰问,通过见面“谈心谈话”,了解流动党员在外面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未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采取打慰问电话、发慰问短信等形式进行联系沟通,使广大流动党员真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还适时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建设情况,让流动党员面对面畅谈在外创业就业的经历和体会,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在外的人脉资源、信息优势,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另外,还加强对外出青年的教育、引导,确定一批优秀外出务工、创业青年作为重点联络对象,将一些申请入党的优秀青年及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跟踪培养和考察。对政治素质较好、有致富带富能力的流动党员,及时纳入村后备力量培养。






上一篇:江东新区以主题教育为引领 用心用情做好土地征拆工作为经济建设提效破局提供用地保障
下一篇:东源开展十项惠民行动 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