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建宣传“有声”阵地 龙川县通衢镇通过“小喇叭”释放出大能量
本报讯 记者 吴奕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人们也不再囿于温饱,更多的是注重起精神文化上的追求。今年以来,龙川县通衢镇打造党在基层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抓好基层农村的意识形态、耕耘好农村这块责任田,该镇建立了农村广播体系,以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思想文化,全力打通了党的声音到达农村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
在龙川县通衢镇各乡村的街道上,记者见到,一个个悬挂在墙上的“红色喇叭”,正在播放着党的政策理论方针等内容,在一旁的村民刘先生一边做着农活,一边听着喇叭里的宣讲。
通衢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已经建成镇、村两级联动,主题明确、标准统一、可管可控的农村广播服务网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平日,这些“红色喇叭”主要与中央、省、市、县广播网联通,定期定时播报党的政策理论方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防范通知及红色经典音乐等方面的内容,致力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进一步推动了全镇基层党建工作、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党和政府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同时,通衢镇还通过广东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强国”APP等新型学习平台转播中央、省、市、县第一套广播重点新闻和农村广播节目,向农民传递政策法规、农业知识、文化教育等信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这些“红色喇叭”还具有应急广播功能、定时自播功能等。
特别是在通衢镇9月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红色喇叭”成为了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有声传播渠道,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给精神文化之树提供了养分。
截至目前,通衢镇17个村两个社区的“红色喇叭”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且在正常的运转当中。接下来,通衢镇将在围绕“红色喇叭”长效机制建立上精准发力,建立播控台管理、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广播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制度,确保农村智能播网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各村(社区)将配备1名有业务基础的运行维护人员且定期进行专门专业的培训,确保运行维护人员能够专业操作“红色喇叭”,尽量配备一间专用的机房,确保农村广播“一村一室,一日二播”“村村响、天天响、优质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初秋时节,河源绿意不减,义务植树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内树木葱茏,展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在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里湖绿美广东生态示范区,无叶美冠兰、翠金鹃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