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世界艾滋病日 知道这些会更加懂得珍惜与尊重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组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数据:
2019年1—10月,全国共检测2.3亿人次,新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3.1万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疗12.7万例,全国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86.6%,治疗成功率为93.5%。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学习和掌握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是预防艾滋病的第一步。
艾滋病的“专有名词”
1、PEP(暴露后紧急阻断)。HIV抗体呈阴性的个体,在发生疑似感染HIV病毒的行为之后,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降低感染HIV病毒风险的措施。
2、PrEP(暴露前预防)。所谓暴露前预防,指的是没有感染HIV的人群,通过服用药物,来降低因为各种高危行为感染HIV的风险。3、“三个90”。“三个90”是联合国提出的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新防治策略,即到2020年,90%的患者被发现、90%接受治疗、90%治疗成功。
艾滋病,这几个谣言要破除!
谣言1:感染了艾滋病意味着死亡
辟谣:艾滋病早在1987年之后就有药物可以治疗。通过合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感染者完全可以达到接近正常寿命。
谣言2:蚊子叮咬会传播HIV
辟谣:蚊子叮咬时能够进入到下一个被叮咬者体内的“残血”量极少,就算残血里带有病毒,量太小是不足以导致传播的。
谣言3:看牙会传染艾滋病辟谣:看牙的时候,只要用过的器具、沾有血或者病人分泌物的器具按照规定该销毁的销毁,该消毒的消毒,就不会对下一个患者产生危害。
警惕!青少年和老年人感染HIV比例上升
1、青少年防艾,教育须先行。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的15—24岁青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6万例。其中,青年学生病例3000多例,且80%以上通过男性同性性行为感染。面对青少年艾滋病疫情的新形势,青少年防艾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防艾性教育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还需要针对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特点设置教育内容。
2、老年人,艾滋病防护不能被忽视。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的6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近3.2万例,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老年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性行为传播”。“艾滋病”和“性行为”,这两个我们习惯性从老年群体中剔除的词,正在慢慢地闯入我们的视野。正视现状与问题,清除老年人安全性行为的知识盲区,也是目前艾滋病防控的一个当务之急。
据央视新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