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践初心探索新金融 服务大众建设新时代 中国建设银行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喜人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王华锋 8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度上半年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243831.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04.58亿元,增幅为5.00%;盈利水平平稳增长,税前利润191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8%,净利润155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分别为1.31%和15.62%;资本充足率17.06%,其中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5%和13.70%;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8.03%。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以初心使命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银行提出的“三个能力”建设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探索新金融发展路径,发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巩固了良好发展势头,培育了新的发展优势。
住房租赁开源生态初步形成
围绕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住房租赁指数、住房租赁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入推进住房租赁战略。打造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政府监管监测,服务各市场主体;以旗下的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积极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创新住房租赁业务产品,盘活社会存量闲置房源,加大社会租赁房源供给。截至6月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在300多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运行,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千万。住房租赁指数上线城市52个,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住房租赁试点城市。
普惠金融创新引领带动市场
围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富产品供给,拓展服务内涵,完善服务模式。持续探索小微、双创、涉农、扶贫领域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丰富“小微快贷”产品体系;优化“惠懂你”平台功能,并积极与政府进行连接,将金融服务嵌入小微企业经营场景;通过供应链线上融资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截至6月末,累计向4.65万家企业发放6794.21亿元网络供应链融资,网络供应链合作平台达1939家;推动“裕农通”服务点建设,拓展裕农通服务点22.4万个;推广“民工惠”,化解农民工工资拖欠的社会难题。完善“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的普惠金融“三一”模式,实现“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综合化服务”的普惠金融“五化”方式。加大政策和资源保障力度,完善专项规模、费用激励政策和考核指标体系。推广线上业务风险排查系统,强化业务风险监测分析,确保普惠金融业务稳健经营。于6月末,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8311.22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210.47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122.59万户,较上年末新增20.79万户。
金融科技聚智赋能释放创新活力
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统筹兼顾研发、建设和运维。对内打造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实现供应链服务的集中管控,推进“交易性业务与新兴业务无缝融合”的新对公;推进全集团智能运营体系建设,构造“多触点、一体化”智慧渠道;打通对公条线和对私条线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全面智能、精准及时、主动前瞻”的风控体系。对外拓展开放共享型智慧生态,推进住建部公积金数据集中平台建设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初步搭建起同业金融科技产品体系,输出范围从银行业拓展至非银行业服务能力;推进银行业协会联合授信等项目建设,助力银行业融资信息共享;推动智慧城市政务服务项目在陕西安康落地,推动数字天津项目;推出区块链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5个应用场景、9大领域及61个应用,云生态效果初现;积极探索5G前沿技术应用,为网点构建“互联网+生产网”的双5G服务网络,已在北京推出首批“5G+智能银行”。
履行大行使命,开放共享赋能社会
深化“劳动者港湾”运营管理,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贴心、便捷的惠民服务。截至6月末,打造“劳动者港湾”14349个,其中10654个开放了卫生间,“劳动者港湾”APP注册用户数超750万个。与工会、环卫、运输、交管、城建、医疗等机构合作,组织“劳动者港湾号春节返乡车”“高考加油助力站”“服务到工地”“金融知识下乡”“爱心公益助残”等主题活动,打造综合政务、生活便民、扶贫助贫、科技智能、党建文化、教育培训、特殊群体服务等特色港湾261个。建行大学作为新时代、新金融、新生态的企业大学,以专业化、共享化、科技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打造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启动“2019-2021上海行动计划”,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打造“金融+科技+教育+产业+政府”的协同生态,上半年举办现场培训4614期,培训29.2万人次,网络培训17.8万人,网络课程学习176万人次,在线直播学习6.9万人次;同时,组织“万名学子”暑期下乡活动,把金融知识和服务送到广大农村和农民手中。
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开放自信
建设银行持续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模式,在同业中率先与海关总署签署合作对接试点协议,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金融服务功能;在“退税贷”的基础上,创新“出口贷”“信保贷”等“跨境快贷”系列产品,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服务。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应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凸现,成功签约34家境内外金融机构;截至6月末,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交易量突破3000亿元。上半年,国际结算量5455.28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8382.21亿元;伦敦机构人民币累计清算量突破36万亿元,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行。
建设银行稳步发展海外业务和机构网络建设,服务渠道不断拓宽,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全球化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阿斯塔纳分行、纳闽分行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获颁牌照;截至6月末,海外机构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全资拥有建行亚洲、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欧洲、建行新西兰、建行巴西、建行马来西亚等经营性子公司,并拥有建行印尼60%的股权;上半年,商业银行类海外分支机构实现净利润43.37亿元。
建设银行表示,将沉着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持续纵深推进“三大战略”,履践初心使命,加快探索新金融发展路径,发挥新时代国有大行优势;不断增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适配性,着力增强金融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增强风险洞察和预判预控能力,完善智慧风控体系,发挥风控能力在业内的领先优势;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扎实做好对“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领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现金管理、交易业务、财富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