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本报记者深入连平县受灾地区记录抗洪救灾故事

本报记者深入连平县受灾地区记录抗洪救灾故事

灾民被直升机从“孤岛”救出

 

11日,是连平县上坪镇遭受洪涝灾害袭击的第二天,随着洪水逐渐退去,一些村民尝试着从安置点回到家中重建家园。截至昨日16时,在受灾严重的上坪镇三洞村、下坪村,PICC直升飞机救援和广东三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仍然在进行救援。


上坪镇下坪村断桥处,消防、电力和移动通信等部门正在抢修。

上坪镇政府安置点,群众正在有序领取物资。本报记者 杨志奇 摄

灾民住进临时安置点

由于连平上坪镇大部分村庄遭受洪涝灾害,从前日起,一些受灾的村民被临时安置在上坪镇政府和上坪中学。昨日上午9时,记者再次出发来到现场,在上坪中学的教室内,许多灾民安然度过了受灾后的第一晚,考虑到夜晚天气还有点冷,在相关部门的调度下,一些被子很快被送到了灾民手中,现场还发放了饼干、方便面、八宝粥、矿泉水等食品。考虑到一些灾民年纪较大,一些民间爱心人士连夜将一些松软的面包、蛋糕以及奶制品送到了灾民手中。

“洪水来时,我大伯差一点被洪水冲走,幸好有解放军把大伯救了出来。现在,一家人安全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在上坪中学安置点,来自东南村的灾民谢文才躺在临时铺好的被窝里,陪孩子们玩耍着。他说,灾情发生以后,家里被水淹了,而且还断水断电,没吃没喝,所以一家人都来到了安置点,因为政府有提供救助的被子和食物,让自己和家人有惊无险地度过了此次灾害。

昨日上午10时,来自连平县城的爱心企业家邓宪文带着两车刚做好的面包来到上坪中学,随着一个个松软的面包送至老人和小孩手中,让在场的灾民心情十分激动。一个刚领到面包的老人激动地说道:“感谢共产党,感谢你们这些爱心人士。”

灾民来到临时安置点,一些医疗救援人员也在现场对灾民身体进行检查。正在为一位老人进行身体检查的医生谢海露告诉记者,从发生洪灾到现在,他们一直在给入住安置点的灾民做身体检查,并进行心理疏导。

据了解,10日晚上从上坪镇新星幼儿园解救出来的100多名儿童也被临时安置在上坪中学,并得到了妥善的照顾。昨日一早,家长们将孩子接回家中,剩下的三四个小孩,上坪中学的老师也驱车将他们逐个送至家中。

记者了解到,从发生灾害到现在,救援物资还在不断地往上坪镇输送,灾民的吃饭和保暖防寒问题暂时都能得到保障。

村民有序重建家园

从高速公路口经过新镇村、石陂村、东南村,不过数公里的路程,记者看到洪水肆虐之后的村庄满目疮痍,到处被泥泞、树枝覆盖。洪水过后,东南村村民从安置点回到家中重建家园,开始清理家中的淤泥,而在不远的小渠,一些村民陆陆续续将衣服和家具搬出来清洗。该村一名谢姓村民告诉记者,洪水发生时,她的房子处于比较低洼的地带,当时,石陂村村干部挨家挨户敲门,让他们躲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这才逃过一劫。

与前日断电、通讯中断的情形对比,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源移动正推进驻扎到各个村,争分夺秒恢复了通讯。

记者想继续前往受灾严重的下坪村和三洞村,但由于道路中断,无法深入到这些村庄。一些刚从村里面出来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洪水冲垮了下坪村和三洞村的桥梁,下坪村和三洞村的通讯、电力一度中断,顿时成为一座“孤岛”。从前日到昨日下午,PICC直升飞机救援和广东三防等专业救援队伍一直在努力深入到三洞村进行救援。截至昨日16时,一些三洞村获救的村民告诉记者,直升飞机已经陆续将一些年迈的村民转移到连平县城,而部分村民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安全地走到了救助地点。截至记者发稿,该村的救援行动仍然在持续当中。

本报记者 吴文婷 杨志奇






上一篇:龙川县灾后复产工作全面启动 上下联动重建美丽家园
下一篇:抗洪救灾我们一直在坚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