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与父母走失 众多有爱人士助其回家
本报讯 记者 苏远龙 前日,在市救助站待了3天的小袁终于回到了家人身边。孩子能与家人团聚,多亏了河源市救助站以及巡警的爱心接力。
当日上午,本报记者接到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日晚上8时许,源城公安分局源西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市区站前路,发现一名孩子在马路上乱闯,十分危险。接警后,源西派出所民警马上到达现场将孩子带回派出所处理。沟通很长时间后,发现与孩子交流不了,随后民警将孩子送到市救助站。送到救助站以后,经过医生检查,该孩子有语言及智力障碍。该工作人员希望本报能将孩子的信息发布出去,让家长早日看到,带孩子回家。
小袁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回到了父母身边。
前日15时许,记者来到了市救助站,见到了走失儿童小袁,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袁当晚被送过来的时候,穿着黑色的羽绒服,随身还有一个编织袋,袋子里面装有几个矿泉水瓶。记者拍照发到微信群以及朋友圈,询问有没有人认识这名孩子。市巡警支队江南大队二中队的值班队员看到照片后,发现这名孩子正是家长苦苦寻找的小袁。随后值班队员马上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家长,孩子目前在市救助站。
15时30分许,记者在市救助站大院内,见到了小袁的父母。小袁的父亲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来自湖南,家住在市区宝源桥附近,他平时在深圳工作,小袁一直跟着妈妈在河源生活。7日17时左右,小袁从家附近出走,小袁妈妈发现孩子不见以后,发动了很多亲戚朋友出来寻找,一直都没找到。小袁父亲表示,回去之后,会看紧一点小袁,不会让他再次走失。临走之前,小袁父母紧紧握住了救助站工作人员以及巡警的手,感谢他们给予他孩子的帮助。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人数持续攀升,智力、精神障碍患者持续增多。建议这些病患者的家属可以在网上购买定位手环或者普通带标签的手环,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帮助患有老年痴呆、智力障碍等易走失群体平安回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