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把诚信“红黑榜”制度作为重点工作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本报讯 记者 刘曦 通讯员 张奕聪 为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我市质量总体水平,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河源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据悉,我市将把诚信“红黑榜”制度作为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
《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三大部分,提出了到2020年,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全面提高,质量品牌持续增加,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破除质量提升瓶颈、构建现代化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完善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五大方面重点措施。在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上,《实施方案》明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点领域,除中央、省部署的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产业、工程、服务等领域外,结合我市实际,细化了农产品、产业发展、服务业质量提升的措施要求,并重点对环境质量提升工作进行细化,确保完成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格局,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第一、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土壤环境质量优于评估标准的目标任务。同时,《实施方案》还完善了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创文工作,将诚信“红黑榜”制度作为我市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通过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舆论环境。
据悉,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全市质量供给水平不断提高,连续三年顺利通过省政府对地级以上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全市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截至目前,共有中国地理标志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61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76个、绿色食品认证68个、有机食品认证10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35个。全市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企业408家,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共54张,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64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