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连平县探索多元共治有效路径,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连平县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新成效、探索了新经验。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27个村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田源镇以积分制为抓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图为村民在积分制超市兑换物品。

坚持党建引领 做好基层治理文章

2023年以来,连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让组织领导架构更加有力有效。

为建立权责统一、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简约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连平县通过制定《连平县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任务清单》《连平县“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责任细化清单》,明确法院、检察院、司法所、派出所、自然资源所等部门为综治中心常驻、轮驻部门,按照固定时间、固定人员、固定岗位的要求,形成常态化轮驻制度,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为群众提供定期服务,真正做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规范综治中心建设 推行“一站式”服务

有矛盾纠纷要找谁,诉调对接要去哪里,办理证件要去哪里……在以往,涉及社会治理事项的事,群众往往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解决。如今,在连平县陂头镇综治中心,上述事项老百姓都可以“一站式”解决。

“提档升级后的综治中心就是为群众提供一个能‘一站式’解决问题的地方。”该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综治中心融合了综治、司法、公安与网格中心等综合治理机构,承担全镇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平安创建宣传等功能。走进陂头镇综治中心服务大厅,里面设有群众接待厅及民政、人社、司法等部门进驻、轮驻窗口,群众可以“一站式”办理信访调处、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民政救济、司法救助等,实现不出中心就能办理各类事项。

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1”指综治中心,是核心枢纽,发挥着统筹指挥、协同落实的关键作用。为提升镇级综治中心“实战”功能,连平县不断推进镇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其中忠信镇、大湖镇、元善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在综治中心原址上进行改扩建,综治中心面貌焕然一新。陂头镇、三角镇、高莞镇综治中心搬迁新址,办公面积增加一倍,办公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其余各镇“五室一厅”、制度上墙等均按标准建设完成。

发挥6大主力军作用 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平安大湖智慧平台’具备事件收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的全流程、全闭环管理功能,通过多渠道收集涉稳风险‘弱信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在连平县“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现场会上,“平安大湖智慧平台”首次亮相。

综治中心大厅内,工作人员演示了该平台“平安大湖葵花码”闭环使用全流程。据悉,大湖镇通过将“葵花码”张贴于每家每户,村民可以一键扫码反映矛盾纠纷、公共服务、安全隐患、治安群防、乡村管理等诉求事项,实现基层事件随时上传,系统处置转派受理,责任部门及时整改,将群众反映的事件第一时间处理化解。不仅如此,该平台还可通过“雪亮”前端视频规模优势、汇聚大数据算法模型等方式实现平安监管及“民情地图”等治理手段,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社会治理更加便民利民惠民。

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发挥着诉源治理、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专业优势和主导作用。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大湖镇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以“一网统管”整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资源,同时引入基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变指头为拳头,形成合力,“一站式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形成“多方合作、协商共治、资源共享”的基层治理路径。

平安大湖智慧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大湖镇多元共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也是连平县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突出“6”大主力军作用的亮点之一。

注重社会力量参与 充分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

基层事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

“真没想到,环境卫生搞好了,就能拿到奖励及积分超市兑换券,以后要积极参加活动,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连平县田源镇以实施“美丽乡村‘我’来建”积分制活动为抓手,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可视化,并与村民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群众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有付出、得积分、兑商品、赢肯定。在积分制的激励下,田源镇各村村民的思想和习惯也随之进一步向上向好发展,村里的风气变好了,家家户户门前的卫生更干净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这些变化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N”指其他综治力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多元善治格局,有效激活基层的“末梢神经”是关键。在连平县,各乡镇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内核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方式,搭建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参与协商治理平台渠道,积极调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总结提炼转化为当地“枫桥经验”,如田源镇的“积分超市”,陂头镇的乡贤理事会,忠信镇的“老吴调解工作室”,司前村家训家风等,在结合本地乡土风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李惠波

 






上一篇:弘扬“和”文化 绘就新“枫”景 “和和来”调解室将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