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去温暖特殊孩子——记东源县特教老师陈婷娜
善良的女人最美丽,东源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特教老师陈婷娜就是这样一位友善的女人。多年来,她探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把耐心、细心与恒心转化成无限的爱心,倾注在每一位特殊孩子的身上,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婷娜每天的工作复杂而繁琐。细致入微的晨检工作结束后,她便有计划地带着孩子们进行常规训练。“训练他们懂规矩讲纪律是让他们接受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的保障。”为了让孩子有规矩,陈婷娜花了不少功夫,从听指令、口部操、吃饭动作到排队、分辨男女厕所、脱裤子、如厕等,所有的环节都要教,而且要教无数遍。
在主题课教学过程中,陈婷娜发现音乐能使人平静,是连接她与这群特殊孩子内心世界的无形桥梁。因此,她喜欢通过音乐的律动抚慰、引导或影响孩子们,用音乐与孩子们进行特殊的交流。有一次,一名小男孩情绪突然失控,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打着滚,还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脑袋!“我赶紧跑了过去,用力抱起他,没想到他还在拼命挣扎,并把我的手抓破了!情急之下,我打开了音乐,伴随着音乐那优美的旋律,我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小声安慰着他……很快他就平静了下来。”说起这件事,陈婷娜印象深刻。
“特教工作需要有特别的耐心,在他们慢慢的成长历程中,更需要慢慢的陪伴。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从他们渴望的眼神里,我能感受到他们一点一滴进步的喜悦之情。”陈婷娜的付出有了收获,今年,一名7岁的孩子要进入特殊学校读小学了。经过综合评估,他的能力已经达到了3年级的水平,她比家长还高兴。
“特教这份工作,教会我细致,教会我贴心,让我明白,只有‘爱’,才能打开这群孩子的另一扇窗,引导他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精彩的世界。”陈婷娜表示,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无悔于自己的青春,她愿意用自己的付出,让这群特殊的孩子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早日融入到社会中去。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