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疫情防控备耕复产“两手抓” 部分蔬菜基地已恢复生产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人勤春来早,地处源城区埔前镇的河源市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2月1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冒着绵绵春雨正在采摘蔬菜。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基地面积达800余亩。工人们大年初二就开工生产,目前有超过100名工人上岗,天晴每日可收获蔬菜15吨,下雨天也可收获8吨。天气好的话,每日可向深圳供应12吨新鲜蔬菜。
像河源市张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目前我市部分蔬菜基地已恢复生产。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备耕复产,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菜篮子”产能有保障。据初步统计,当前,我市有应季蔬菜可持续供应的大型蔬菜基地29个,日生产供应蔬菜约100吨。这其中紫金约3万亩蔬菜基地恢复正常生产,其中菜心、芥蓝、彩椒、辣椒和西兰花等多种应季蔬菜上市供应,能够保障日常生活所需。
“目前,基地蔬菜生产稳定,每天蔬菜产量达到6.5吨左右”。紫金县凤安镇下石村群记蔬菜基地负责人张演群告诉记者,虽然工人比年前减少了一部分,但基地蔬菜生产已经恢复正常,每天蔬菜供应稳定。
该基地总面积600亩左右,蔬菜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为了确保基地生产正常,基地为50名务工人员提供统一住宿,吃饭各自解决。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务工人员安全,没有特殊情况,工人基本不外出,生活所需物资由专人负责。
2月11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公安厅联合发出《关于维护“菜篮子”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和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提出要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做好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支持重要“菜篮子”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早复产复工,确保重要“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和质量安全。市农业农村局在2月12日《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出各地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早翻地下田,及时清除田间果园的杂草杂物,修补田地的水利设施,做到防疫下地两不误。以紫金县为例,该县农业农村局把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大事要事来抓,科学研判市场形势,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并组织190多人次深入各镇、村和农产品生产企业,指导企业千方百计加强蔬菜肉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农产品产得出、卖得掉、供应足,为防疫情、保供给、提信心奠定物质基础。
同时,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加大6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力度,并积极倡议全县农业企业加入广东省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对接广东省内需求,为大湾区农产品保供稳价贡献力量。
此外,紫金还向河源市推荐现有基础条件好、生产规范、可紧急调配物资供应的应急大型蔬菜基地3个,蔬菜种植规模2050亩,日生产蔬菜28吨,有效缓解市区蔬菜市场需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