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我市“硬核”科技力量助力智慧化疫情防控

“您的体温是36.5°,有效时间4小时。”在江东新区全民抗“疫”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电子通行证上,详细记录着体温测量时间、人员、地点。市民仅需填报个人信息注册个人通行证,即可生成专属二维码,体温监测卡点工作人员可扫码登记体温。江东新区各疫情检查点数据实时互通,录入的体温检查信息4小时内有效,市民可凭“二维码”方便多个卡点进出。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市的疫情防控中,除了电子通行证外,无人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鹰眼识别系统、线上问诊……这些“硬核”技术手段正大显身手,助力我市智慧化疫情防控工作,用“高科技”构筑防疫的一道道“智能防线”。  

宣传:

无人机喊话并远程智能体温检测

“请你戴好口罩!不要在人员密集处聚集!”近日,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针对部分市民对疫情不够重视,出门不戴口罩和聚集聚会等情况,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和龙川县公安局启动无人机进行喊话提醒工作,一旦发现有群众聚集或者未佩戴口罩,民警便操作无人机降低高度,利用携带的设备进行空中喊话。据悉,无人机喊话提醒工作,主要通过无人机喊话器在居民区和城区主要街道上空盘旋播放疫情防控宣传知识和注意事项,让居民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到最新的防疫知识,较好地消除了宣传提醒工作的盲区。

此外,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还充分利用无人机配备的红外热成像功能,在宣传播报的同时,随机对主要街道上的市民进行远程智能体温检测,对超出正常体温的检测人员实行再检测再甄别。市公安局表示,利用无人机开展疫情防控的“飞行宣传”,不但实现了人员零接触和工作高效率,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二次感染的概率,方便快捷,覆盖面广,效果明显。  

排查:

高效识别让防疫无死角

日前,记者走进河源火车站进站口,站口处正在循环播放着“您已进入红外线自动测温区,请摘掉帽子慢行通过”的语音提醒。走近入口一看,值班的医护人员正坐在电脑显示屏前,通过红外体温检测仪对进站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站内还设置有检查区,对体温异常的旅客进行进一步测量,对疑似患者将送往指定医院。而市人民医院也早已启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采用非接触式无感测温的方式,一旦发现异常体温人员,系统自动预警。

此外,在对车辆的排查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市卫健局、源城区交通局等部门在我市高速公路、国道等出入口,利用“鹰眼”车辆缉查系统0.5秒内识别车辆信息,迅速排查疫区返乡车辆及人员。记者在粤赣高速城北出口人员健康检测站发现,收费站出口车道安全岛上,民警摆放着一个三脚架,上面安装着一部手机,摄像头24小时对着前进的车流。车辆通过时,手机上的“鹰眼“车辆缉查系统便自动扫描车牌,通过大数据分析,在0.5秒内识别过往车辆信息。如车辆、车主及车主社会关系人员曾经过疫区,该系统会立即报警。报警后,现场工作人员将对相关人员、车辆作隔离14天或劝返处理。  

服务:

24小时线上问诊解民忧

“医生你好!这段时间担心新冠肺炎一直待在家里,到了晚上总是失眠,有什么有效的缓解办法吗?”在健康东埔疫情防控党员医生在线平台上,市民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向医生寻求帮助。据悉,为有效解决辖区群众防疫期间的医疗和心理咨询需求,尽可能减少群众到医院就诊产生交叉感染,源城区东埔街道办积极搭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心理咨询”平台,广泛发动辖区医护、心理咨询志愿者参与线上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开通了“健康东埔疫情防控党员医生在线义诊平台”,让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微信得到专业的医疗咨询服务。“医生与患者之间是直接对接的,患者一天24小时都可在平台上留言咨询,医生看到了信息就会回复。”健康东埔疫情防控党员医生在线义诊平台”的后台操作人员告诉记者。据悉,自从2月6日该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有14位医生和7名心理咨询师入驻,注册会员956名,咨询问题1186条。

此外,河源市人民医院、河源市中医院、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也开通了“线上问诊”服务,免费为市民提供线上诊疗服务,在线答疑解惑,进一步积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引导非紧急患者快速正确就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本报记者 刘曦



相关热词搜索:智慧化疫情防控


上一篇:网格化疫情防控精准到户到人到“心”
下一篇:《日常出行防护大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