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贫困”山通向“幸福”站 和平县彭寨镇龙安村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春雨贵如油,4月11日上午,记者在和平县彭寨镇龙安村下颜屋小组贫困户李文新家的砂糖桔果园里看到,经过几场春雨的浇灌,郁郁葱葱的桔树长势喜人,不少已开出了白白的小花。李文新正在用锄头清除桔园里的杂草。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李文新一家筹资建了这个10多亩的桔园。“2018年开始种植桔树时,工作队每亩补足资金3000元,这块桔园共补了3万多元。今年可实现部分挂果,明年可大面积挂果,顺利的话,按照目前市价,年收入不会低于5万元。”李文新说。
据悉,目前龙安村贫困户63户213人,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645元,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想到来年的收获,李文新喜上眉梢。
“好政策助我脱贫”
“我一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没有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我的梦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如今全家已实现脱贫了,真开心!”李文新感慨地说。她家是龙安村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全家7口人,丈夫患有先天性血管瘤,没有劳动力,她为了照顾丈夫,只能在家里做些农活,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工作队结合她家的实际情况,重点从产业、教育补助和大病保险上进行帮扶,极大改善了他们一家的生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龙安村贫困户63户213人,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7645元,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据悉,龙安村总人口1860人,有农户439户,劳动力870人,由深圳福田区华强北街街道办、福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三个单位帮扶。帮扶单位通过组织44户有劳动力一般贫困户全部参与种养产业,帮助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71人等增收措施。在帮扶前,龙安村村集体收入一年仅3万元,帮扶单位通过帮扶龙安村入股产业园、光伏发电,以及县里帮扶,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
村道全面提档升级
在龙安茶子山小组,一大型现代肉鸽养殖基地正在该小组落户并推进建设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刚下过雨,地面有些泥泞,挖掘机仍然在抢抓工期,抓紧施工。深圳福田华强北街街道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刘福新介绍说,肉鸽养殖将成为未来龙安村的重要产业,这一现代化的养鸽基地,计划建设2至3栋鸽舍,总面积超过10亩,年产鸽5万对,可为村里增加10多个岗位,建成投产后村集体可再增加收入20多万元。
而紧邻鸽场,一连接米骆线,经过茶子山小组,通过村委会的主村道也正在建设之中,全长达1.2公里,由以前2米宽的机耕路扩建而成,建成后达到双向两车道6米宽,建设路基达8米。“今后两层巴士也可通过这条主村道,直接开进村委会,一路畅通无阻。”龙安村村委会副主任吴东敏告诉记者。建设村民文化广场、加固龙潭桥、完成“三清”“三拆”、建设高标准党群活动中心……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通过向帮扶单位争取资金,实施一批民生项目,村民们再也不用羡慕别人村有大广场了。
党建引领奔富路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龙安村近年来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实施“点亮龙安”“扶贫有我”“龙安新约”“龙安乡愁”党建四项工程,通过党员亮身份、党组织亮牌子,使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良好形象亮起来,贫困户日子好起来,群众的精神文化“富”起来。
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扶贫工作组坚持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省首创省定贫困村“微党校”,龙安村已率先开展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主题教育走向深入。刘福新说,今年将继续推进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发展,秉承“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理念,组织基层党(总)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与龙安村“结对子”帮扶,从而汇聚抓党建促脱贫的强大合力,实现脱贫与发展同促进、共提升。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全面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下一篇:建公司、办茶厂、建鸡场……梅径村的脱贫“密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