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充分运用“党建为村”平台 打通党群联系“最后一公里”
支部风采、党务公开、组织生活、党员日记、书记信箱、扶贫日记……近年来,我市“党建为村”平台通过各级党委逐级推进到村(社区),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加,综合运用党务、村务、商务、服务、事务等功能,切实打通党群联系“最后一公里”。
东源县涧头镇大往村党总支部通过“党建为村”平台创建“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村庄正能量,让党员群众通过手机知晓全村大小事,解决村民所需所想,吸引村民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大往村文化广场。
“云”端回应群众关切
“家门口道路凹凸不平,家人每次回家车的底盘都会刮到,能否解决一下?”前段时间,村民丘振强在“党建为村”平台发布群众来信,请求解决自家门前的道路破损问题。接到信息后,村“两委”干部即刻行动,及时整改,3天后,“党建为村”平台“书记信箱”模块发布回应,以照片形式公布了整改前、整改中、整改后的整个过程,并希望村民“共同监督,多提意见”。
“丘振强在部队当兵,他是平台的活跃分子,接到母亲电话说门前道路凹凸不平,便指导她发来图片,然后他自己在平台发布。”大往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丘泽锋介绍,平台“书记信箱”是互动效果最好的模块,大大提升了党群之间信息交流的便捷度,在这里,丘泽锋与党员干部群众交流对话,回应群众关切,不论是道路建设工作的进展,还是雨季防汛工作,或是村里活动表演安排,党支部和群众的关系在一问一答中愈发紧密。
据了解,大往村目前在“党建为村”平台上认证村民人数198名,其中超过一半是在外的年青人,他们通过“云”端了解村党务信息、村庄事务,积极参与“云”端党群服务,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云”端公开党务村务
“党建为村”不仅是“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还是乡村的宣传平台。
“我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中,争做村庄清洁行动践行者,争做村庄清洁行动宣传者,争做村庄清洁行动监督者,为我市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添砖加瓦。”这是丘泽锋最新的一封公开信,呼吁大家为乡村振兴出力,该信息浏览量489,点赞的超过一半。丘泽锋积极参加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十百千万”活动,每月都会通过“党建为村”平台“书记信箱”模块发布几封公开信,就日常工作、重大事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热点关切问题等,谈感想、谈经历、谈构想,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互动、评论、建言献策。
据了解,村“两委”干部还通过“两委日记”“基层干部的一天”“党员教育”等主题,向村民公开党务村务。通过平台,村“两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端传递正能量
“近日,涧头镇疫情排查点工作人员都收了一份爱心大礼包——暖暖的饭菜,为他们送来晚饭的是石人坑村小组的丘谷连。”疫情期间,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卿云在平台发布了一篇《“红马甲”勇当“逆行者”》的文章,记录了干群合力筑牢一线防护墙的历程。丘谷连作为外嫁女,疫情期间,她还为家乡及周边乡镇捐赠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她的事迹发布在“党建为村”平台后,受到大家的点赞,她也被评为今年的助人为乐“东源好人”。
“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事迹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越来越多村民用行动支持村庄建设,形成党群一心谋发展的场景。”丘泽锋欣慰地说,近年来,该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党建宣传栏,村里有了绿地、公园、广场,实现了硬化交通达周边、干线公路连镇街、区域供水全覆盖、公共交通一体化,投入了光伏发电站,村集体经济逐年增长……村容、村貌、村风进一步得到提升,村民日子更美了。
本报记者 郑婷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