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聚力“四态”齐融合奏响振兴“交响乐”——访江东新区古竹镇委书记廖杏强

时值深秋,越王山下,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仍处处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瞧那半月型荷花塘,番鸭戏水,激起一圈圈波纹,与完成外墙立面改造的村居、远处巍巍越王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田园风光图。

像雅色村一样,如今古竹镇不少村正逐步建成设施齐全、绿化美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前日,古竹镇委书记廖杏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古竹聚力“形态、业态、生态、状态”“规划、整治、建设、管理”16字理念,通过新农村规划塑造农村良好形态,产业引领打造农村良好业态,环境核心竞争力营造农村良好生态,干部精神引领激发群众良好状态,按下工作“快进键”,奋力奏响乡村振兴“古竹乐章”。

打造乡村振兴“古竹样板”

廖杏强说,古竹镇根据市委赋予的“河源城市副中心”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城乡人口迁移变化、产业发展需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着手实施“一点一线”示范带动工程,一点即:以越王山风景区为中心点,雅色、留洞、孔埔、双坑村连片连线示范创建工程;一线即:以水东、槎岭、四维、雁头等村为主轴线,横穿古竹主干道周边的提升改造工程,辐射带动周边建设。

以雅色村为例,首期投资1000万元,推进整体综合提升改造,现已基本完成主村道提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主要节点提升工程,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为江东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古竹样板”。

环境整治让乡村展新颜

在廖杏强看来,古竹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此,古竹镇实行全民动员,分类施策,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古竹镇组织各村集中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对垃圾、污水及道路两旁杂草杂物进行清理整治,对各村存量的破旧泥砖房形成负面清单,实施挂图作战,逐一销号,还对标对表全面梳理补齐短板,不断加快面上村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底化、集中供水等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此基础上,古竹镇还发动群众营造氛围,各村分别建立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干部群众微信群,通过采取本地在职人员带领规范村民行为、学校教育引导家长行为等手段,以点带面,集中力量做好群众工作,让人居环境整治深入人心。

农业产业风生水起

古竹镇被市委定位为河源城市南部副中心,是江东新区“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产城融合的重大承载地和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河源谋划深河特别合作区的主战场。

廖杏强说,古竹镇立足实际,扭住“产业振兴”这个根本,全面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榄溪葡萄、水东荔枝龙眼、平渡西瓜、留洞生态甲鱼、蓼坑柑桔、双坑土鸡等特色产品,扶持打造雅色葡萄种植基地、双坑无花果科普示范基地等特色农产品基地,水东、榴坑、蓼坑、雅色10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上洞、下洞、蓼坑牛大力、板栗、红薯等1000亩连片现代农业基地,做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集中力量把各村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双坑村主要打造“电商特色产业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培育“双坑土鸡”著名品牌,现年产值已达1.2亿元,利润1000多万元。并投入100万元共建“无花果科普示范基地”,每年固定分红10万元,10年后可全额退回100万元本金。而雅色村则打造“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成立合作社投入373万元占股50%,与企业共建100亩生态农业特色基地种植葡萄、草莓、圣女果,年收益800万元,做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逾百名“东纵”“边纵”革命后代寻访河源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