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留得住乡愁 看得见发展 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秋冬时节,艳阳高照,走进龙川县丰稔镇黄岭村,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古色古香的古楼建筑,黄蜡石上镌刻着先贤谚语、名人警句、家风家训,主题墙上各类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的彩色画……

黄岭村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契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以建设“四小园”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该村对村内的百年碉楼进行修缮保护,使其成为一张新的名片。


在乡村振兴中,黄岭村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

古村换新颜受游客青睐

黄岭村位于龙川县丰稔镇西部,始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末民国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素有“黄岭秀才多过狗”之俚语,是广东省古村落之一。全村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下辖4自然村,22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近5000人,是丰稔镇内人口最多和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行政村。

“这是我第二次到黄岭村了,这里非常美丽,上次是和同事一起来,这次是和家人一起来,行走在乡村小道上,穿行于古民居之间,感觉非常好。”游客陈群英高兴地说道。

诚如陈群英所说的那样,行走在乡村小道上,穿行于古民居之间,犹如打开一部客家人变迁的史书。黄岭村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民居,其中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黄岭碉楼更为出类拔萃。

黄岭碉楼又名水谦楼,建于清朝同治1874年,独立院式布局,楼高14米共五层,建筑面积达420平方米。2010年,黄岭碉楼被列为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经修缮保护,如今的黄岭碉楼已成为黄岭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据统计,黄岭村内建于明末至民国初年间的古民居有100多座,有24座古建筑属市、县级保护古建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黄岭村党支部书记叶础星告诉记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黄岭村结合本地历史文化,“活化”利用该村众多古建筑、古民居,保留住乡愁韵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黄岭村乡村旅游受到游客热捧,接待游客逾2000人。

乡村振兴,村民齐参与

家乡的变化,村民及外出乡贤自然看在眼里,他们也用实际行动支持并参与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介绍,黄岭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全程参与到创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2018年,村民理事会在外出乡贤的鼎力支持下,共同筹措300万元资金,用于村道建设、学校修缮、河道清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黄岭村还安装了喇叭,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此外,该村还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除危残旧瓦房,清理整治河道,扎实推进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对珠树分荣叶屋、黄岭碉楼、梅塘角叶屋等古建筑进行修缮。

在位于该村叶启进老家的门口,记者见到了一幅特殊的“书法墙”。记者了解到,这幅“书法墙”长62米、高1.08米,内容包含孝德文化、文明新风、名人诗词及家风家训等。“书法墙”采用大理红石材为墙底,由福建泉州的著名雕刻匠人费时数月雕刻而成。除了“书法墙”,该村还设有“书法堂”——在叶启进的故居里,大厅和走廊挂上了一幅幅木刻书法板,走进去,俨然走进书法展厅。“书法墙”及“书法堂”两个项目,由叶启进自掏腰包60万元,耗时两年多时间建成。这位50年前走出家乡投身军营,转业后参与到特区建设的黄岭人,在70岁高龄之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主动参与家乡建设。

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

2017年以来,黄岭村结合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作,把建设“文化墙”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手绘画、喷绘画、书法等表现形式的“文化墙”,绘制内容以中国梦、文明乡风、孝德文化等为主,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打造茶叶特色小镇 建设美丽宜居上莞——访东源县上莞镇委书记许继平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