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减免税费、增加补贴…… 我市出“实招”助企复工复产,回归正轨
本报讯 记者 吴文婷 张涛 郑婷影 刘曦 彭茂洋 通讯员 罗关强 周东城 贺艳君 彭志通 袁定央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连日来,我市在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同时,相继出台各项政策,通过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减免税费、增加补贴等“实打实”的措施支持企业逐渐回到正轨,科学有序地复工复产。
河源海关关员在进出口食品企业开展监管作业。本报记者 彭茂洋 摄
出台八条“硬核”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商贸服务业
日前,我市出台了《河源市支持受疫情影响相关商贸服务业企业八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助力受到影响的批零住餐等商贸服务业。
《措施》从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补办社会保险业务、免除纳税人邮寄发票费用、依法准予延期申报或延期缴纳税款、依法合理减免房产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推动企业贷款量增价降、大力推进“无接触配送”服务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举措,积极支持我市相关商贸服务业企业共渡疫情难关,保障商贸流通服务领域平稳运行。
《措施》加大了援企稳岗力度。规定对受疫情影响,坚持少裁员[中小微企业裁员率不高于2019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其中,对参保职工30人(含30人)以下的企业,裁员率不超过职工总数20%]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此外,我市还将大力推进“无接触配送”服务,鼓励大型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新模式。
“五大举措”减少疫情影响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近日,记者从市扶贫工作局了解到,为应对当前疫情对2020年我市脱贫攻坚的影响,市政府出台了《河源市全力减少疫情影响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的指导意见》,开展全面摸查,建立受影响贫困户档案;建立联系机制,指导帮助受影响贫困户;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扶持受影响贫困户;积极筹措资金,多种形式扶持受影响贫困户;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五大措施”,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脱贫攻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确保全部贫困户在今年实现稳定脱贫。这其中,我市将积极筹措资金,多种形式扶持受影响贫困户。市财政今年对市直帮扶的14个贫困村、98个非贫困村分别安排20万元、10万元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贫困户经营项目恢复扩大生产。
河源税务落实优惠政策支持旅游业渡难关
面对严峻防疫形势,河源市税务局聚焦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税务总局出台的18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措施,着力支持受疫情影响行业,尤其是全市范围内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指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等行业的纳税人,精准服务帮助纳税人缴费人共渡难关。
源城区税务局主动关心企业经营情况,第一时间将“生活服务业疫情期间免征增值税和相应附加税费”等适用的政策推送给旅游相关企业,让企业及时掌握并享受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据测算,巴伐利亚庄园内,仅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1月份增值税预计就可享受减免25.61万元。
东源县税务局建立点对点“服务专员”机制,加大力度摸排符合优惠政策的企业,对其享受政策情况及时复核,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并采取容缺办理等形式,加快受理企业提交的涉税事项。
和平县税务局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点对点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相关企业进行了首轮宣传。和平温泉之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亚琴感叹道,“疫情让顾客纷纷取消了订单,税务部门及时向我们宣讲政策,帮助我们减免增值税4585元,还为我们办理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12.6万元,钱虽不多,但是税务部门的心意让我们感觉暖暖的,复工复产的劲头也更足了!"
河源海关保障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安全顺畅
河源海关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加快通关速度,持续做好供港澳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和便捷的通关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1月23日至2月23日,累计检验放行供港澳食品农产品112批次,621.1吨,货值106.7万美元,有力保障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安全、稳定、顺畅供应。
河源海关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食品、农产品安全监管,对企业生产加工情况及卫生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作检查,重点对原材料验收、储存及控制、生产工艺流程、供应商管理以及关键记录等进行检查。在日常监管中指导企业科学合理使用除害剂,同时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及产品的风险评估力度,科学制定抽检计划,从源头上确保供港食品农产品符合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的要求。1月23日至2月23日,累计抽样送检9批次,882项次,未发现不合格情况。
卫生监督系统监督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卫生安全
疫情发生后,全市卫生监督系统高度重视,深入医疗卫生机构、工矿企业、公共场所、饮用水单位等重点场所,指导、督促各单位严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防控工作指引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据统计,截至2月19日,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共派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6715人次,累计检查医疗机构和各类场所5663间次,其中医疗机构3221间次、住宿场所970间次、娱乐场所233间次、美容美发场所242间次、购物场所167间次、车站码头160个次、景区景点26个次、学校(含幼儿园、培训机构)51间次、水厂(含二次供水单位)318间次、疫情防控监测点180个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2050份,快速审查3间新申请消毒剂生产企业并发放《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3份,查处2间非法诊疗场所,立案查处1间,没收药品及器械2箱。截至2月21日,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检查工矿企业135家,其中市卫生监督所检查工矿企业112家,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90份。目前,全市各企业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正逐步有序复工复产。
河源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封闭式管理战疫情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党支部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政治任务,2月2日起,该所正式实行“三班制”轮流住所15天封闭管理,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的上班模式,这意味着民警职工将近一个月无法见到家人,特别是第一批实行封闭管理的工作人员,由于执勤模式临时调整,必须要等到第二批人员集中隔离14天后才能换岗,工作时间由原安排的15天顺延到25天,工作强度和责任突然增大,但他们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坚决克服困难,一如既往地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同时,该所抓细抓实群防群控、人员管控、监室防控、卫生防治工作措施,严把入口关,严格落实新收押人员单独关押过渡管理,全面排查、逐人登记、跟踪观察、每天消毒等防控措施,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源城区织密“两张网”,筑牢“一道墙”助“战”疫
近日,记者从源城区获悉,源城区坚持以“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为工作目标,组织动员各方防控力量下沉社区一线,并团结凝聚社区居民参与网格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密切联系群众“两作用一优势”,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两张防护网”,筑牢疫情防控最前沿的“一道防护墙”,为该区人民群众牢牢守住城乡社区第一防线。
据悉,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源城70个村(社区)划分成千余个小网格,错落有序地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联防联控网,密不透风地守护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百米”。在这些小网格里,“防疫工作五步走”是网格员们探索总结而来的管用新招数:一步路口设卡检疫,针对开放式小区“八面刮风,十处透气”封闭难、管理难问题,以硬隔离方式对部分街巷进行了围挡封闭,并在主要路口设卡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二步上门走访排查,通过逐户敲门、错时上门等方式,进行三轮全方位、无死角地毯式排查,并挨家挨户宣传防疫政策,科普防疫知识。三步电话联系跟进,对三轮上门均不在家的住户,逐一进行电话联系,尽可能详细地掌握业主近一个月内的行踪。四步搭建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疫情防控管理微信群和发放电子云表单,方便居民日常监督和意见反馈,党群联动共同打造疫情防控的线上阵地。五步建立动态台账,用“黄橙红”三色区分不同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跟踪,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万无一失。同时,伴随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源城区小网格里的社区党员们化身“红马甲”“红袖章”,走街串巷张贴和派发防疫宣传单,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团结发动居民群众,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