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金融助理助力乡村振兴 拓展农民经营渠道致富增收
本报讯 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黄玉琼 黄慧渊 不用跑银行,无需抵押,无需担保,仅凭村“两委”推荐,农户就能凭信用从中国农业银行贷款。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事,如今在河源各个乡镇成为现实。
近日,在紫金县蓝塘镇经营农场的曾叔成功申请到中国农业银行“惠农e贷”1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鱼苗、饲料等。从高价赊账到银行贷款,从跑银行到银行上门服务,从需要抵押物到凭信用贷款……一系列转变,让曾叔见证了农户贷款的重大变化,也让他对农行的金融助理充满感激,更让他对乡村振兴充满希望。
47名金融助理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7月22日,由深圳龙华区福城街道办牵头、多个单位组成的7人工作队,正式到紫金县蓝塘镇驻点。其中,就有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派出的金融助理甘建群。
“千人驻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是广东农行的首创。中国农业银行河源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认真落实广东农行“千人驻镇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联合南海、江门、惠州等分行,组成一支专业、优秀的金融助理队伍,派出47名员工对接全市95个乡镇,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抵达蓝塘后,甘建群迅速投入工作状态,积极配合驻镇工作队工作。在调研走访中,驻镇工作队了解到,蓝塘镇部分村“两委”班子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清晰的产业规划,但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启动相关产业项目,还有不少农户因缺少资金面临经营难题。为此,甘建群强化金融帮扶工作力度,联合中国农业银行紫金蓝塘支行的工作人员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惠农金融政策,向蓝塘镇各村的村“两委”干部、个体户、致富带头人等宣讲金融知识,促成符合条件的村集体或农户申请“惠农e贷”,发展壮大产业项目,拓展经营渠道致富增收,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惠农贷款推动乡村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曾叔经营农场已有8年,农场内有两个约30亩的鱼塘,还有一个养鸡场,养殖了3000多只三黄鸡。因不符合贷款条件,长期以来,在遇到资金周转不灵时,他只能靠高价赊账购买饲料、鱼苗、鸡苗等,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驻镇工作队的协助下,曾叔经村“两委”推荐,于前段时间向农业银行紫金蓝塘支行申请贷款10万元,仅10天就拿到钱了。对于今后的经营,曾叔表示充满希望,会将此次销售的收益用于扩大养殖规模,“以前都不敢奢望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好了,希望能够将养殖场打造成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养殖企业”。
与曾叔同期申请到贷款的,还有蓝塘居委会做餐饮的廖先生、沙塘村搞养殖业的刘先生、双兴村做工艺品出口制造的杜先生等。
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赋能产业发展,农业银行河源分行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点,结合产业园实施主体业务需求,率先推出农业龙头贷、产业园实施主体贷、农园微e贷、“美丽乡村贷”产品包等创新产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走在同业前列。今后,该行还将在金融助理驻点的95个乡镇,计划平均每个镇投入信贷资金不低于1亿元,用于满足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农村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乡村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和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资金需求。
据统计,自金融助理进驻各乡镇后,农业银行河源分行已向农户发放“惠农e贷”888笔,金额8745万元,大力推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