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多彩活动陪您过节|线上“文化大餐”过节年味浓

今年春节,不少人都选择留在河源过年。为丰富广大群众春节期间文化生活,在全力以赴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同时,我市各县区相关部门积极筹划,努力备齐文化年货,以线上参与形式向广大市民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以文艺助兴春节宅居生活,让就地过年更加温暖、更加有不一样的年味。

龙川县:线上看非遗,精彩过大年

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很多线下文化惠民活动相继取消。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积极发挥文艺阵地作用,精选该团创作、排演的文艺优秀节目利用网络线上展播,为群众送上一道道免费的“文化大餐”。市民群众可以通过网上展播形式欣赏到本团优秀文艺作品,直观感受龙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让群众了解更多本土非遗文化艺术。

据龙川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上线的节目共有10个,包括客语歌曲《红红火火客家年》、客语相声《龙川多声气》、客语歌曲《九月稔子甜过酒》、龙川杂技《三层咬花》、龙川木偶戏《打瘟神  降疫魔》、山歌小戏《第一书记的妙招》、龙川杂技《草帽》、五句板表演唱《客家谚语播文明》、龙川杂技《月亮之上》、龙川民间传统歌舞《马灯舞》,观众可通过关注“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微信公众号观看这些节目,了解到龙川传统文化精髓,感受客家文化传承所在,足不出户就能看到精彩演出。

紫金县: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彩

为让市民感受年味,由紫金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融媒体中心主办,县文化馆承办的“紫金县2021年春节文艺晚会”,将在大年初一晚22:00紫金电视台首播,大年初二起至元宵节期间,每天下午16:00重播。“紫金县2021春节文艺晚会”既有紫金本土的原创歌曲和国家级花朝戏,还有抗疫、宣传民法典主题的小品,将给广大群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盛宴。

与此同时,紫金县还将花朝戏展演(折子戏专场)春节特别节目搬上电视荧幕,在除夕夜至年初三,每天早上7:15分在紫金电视台播出。紫金县相关部门表示,今年春节的文艺活动,从过去人山人海的场面到温馨的“家庭影院”,转变的是观看方式,不变的是演员们精彩纷呈的演出。

连平县:线上“逛”忠信花灯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春节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由连平县文化馆、连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连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连平县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忠信花灯汇展将带市民观众一览忠信花灯艺术魅力。

据了解,连平县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忠信花灯汇展精选忠信花灯十二个品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部分忠信花灯工艺大赛优秀作品举行线上展览活动。汇展的作品是忠信花灯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凭借着灵巧的双手,娴熟的技艺纯手工制作,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主题突出,造型美观,制作精致,洋溢着浓郁的山乡民俗风情,极具观赏性。

忠信花灯是连平县东南部六镇传统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是连平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绚丽的瑰宝。它以红色为主色调,采用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是一门带有喜庆色彩和乡土特色的客家灯彩艺术。它寄寓着民间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是客家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是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是河源八大“客家第一系“之“客家第一灯”。

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关注“连平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欣赏到优秀忠信花灯作品,让大家直观感受忠信花灯的艺术魅力。

醒狮助兴,传承传统民间文化

中国的舞狮文化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汉代时就有舞狮的记载,唐代已有被称为“太平乐”的宫廷舞乐狮子舞,因为狮子被认为是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的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

因此,每逢喜庆节日,必然有醒狮助兴。2月12日大年初一一早,在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杨梅山自然村的一片空地上,当地醒狮传承人叶丙荣正带着醒狮队10多名队员为大家表演醒狮,为大家送上春节祝福。

今年50多岁的叶丙荣自小就跟随当地醒狮队学习舞狮,如今他是当地醒狮队的带头人,多年来的大年初一,他都会带着队员们舞狮为大家拜年送福。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他再次组织队员们开展醒狮表演,并向当地返乡的年轻人传承这项传统文化。     

据了解,梅径村离和平县城虽不足10公里,然却地处偏远,民风纯朴。当地至今仍保留有最传统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习俗。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党员扶贫送温暖 精准扶贫暖人心
下一篇:小型客车免费第4天,惠河、粤赣高速车流平稳畅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