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脱贫“最美印记”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我市10.14万卷扶贫档案全部整理完成

6月3日,刚吃过早饭,源城区埔前镇赤岭村瓦窑塘小组五保户梁希浓走出平房,给小院里种的辣椒浇了水。喝足了水的辣椒长势格外茂盛,尤其是那枝头红通通的小辣椒,与老人笑脸相互辉映,格外惹人喜爱。老人说,2019年11月住进了这平房后,如今刮风下雨不发愁,还天天有肉吃,日子过得有滋味!


肖惠芹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很满足。

赤岭村党总支书记杨年辉告诉记者,梁希浓以前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其安全一直是他和其他村“两委”干部的一块“心病”,尤其是下雨天,他们更是睡不着觉。2019年11月,老人住进了新房,住房安全问题解决了,村“两委”干部的“心病”才没有了。像梁希浓危房改造这些脱贫“印记”,已记入了赤岭村的扶贫档案。记者在埔前镇赤岭村档案全宗号Q118中看到,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名单统计汇总表显示,五保户梁希浓,2019年完成危房改造。

一册一卷关乎民生

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名单就在赤岭村2020年扶贫档案里。记者注意到,包括危房改造在内,该村2020年扶贫档案分为30类,涉及教育、五保金、残疾人生活津贴、养老金、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及报销、危房改造、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效益资金发放等方面,这其中有源城区2020-2021年秋季学期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补助发放表(赤岭村)、赤岭村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领取高龄老人津贴名单、2020年度建档立卡人口领取移民金一览表、赤岭村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名单统计汇总表、赤岭村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帮扶实施方案、赤岭村贫困人口2020年技能培训名单等。

杨年辉说,最近,赤岭村在埔前镇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比中荣获“红旗村”,也将把这一荣誉写入村的档案中。

见证脱贫“印记”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见证,这一册册、一卷卷貌不惊人的“时间档案”无一不是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记录者”。

在深圳大鹏新区对口帮扶产业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兰花产业基地里,已脱贫的周村小组村民肖惠芹正忙活着为长势茂盛的兰花拔草。她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脸上的笑容与怒放的蝴蝶兰相互映衬,整个大棚里也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作为单亲母亲,再加上工作不稳定,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极为不易,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坪围村全宗号Q118号的扶贫档案里,贫困户家庭经济收支统计表中,记载着肖惠芹家每年年收入的变化,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一栏中,2015年为3746.67元,2016年为7260元,翻了一倍,2017年就达到15705元,以后年年攀升,2019年超过2万元,2020年达到30150.6667元。

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深圳大鹏新区驻坪围村第一书记刘志坚说,在坪围村,每一个脱贫户都有像肖惠芹这样的扶贫档案,这记载了贫困户脱贫的“时间表”“路线图”,更记载了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为全村脱贫所付出的艰辛。如今,帮扶单位投入建设的兰花产业基地成为全村增收的“主引擎”。一座2272平方米的大棚,培育的4万多株蝴蝶兰成为全市2021年迎春热销产品,被市民一抢而空,产值约120万元。

“让脱贫攻坚成就,口口相告、代代相传,让美好生活成色更足!”肖惠芹表示,她家能脱贫,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感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把全家的“脱贫印记”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时刻不忘党的恩情,长大后报效社会。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目前,全市五县两区10.14万卷扶贫档案已全部整理完成。在河源乡村振兴、档案部门等积极协商下,深圳市安排我市扶贫档案管理经费190.8万元,我市市本级按照每村0.5万元至1万元的标准安排扶贫档案管理经费56万元。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东源消防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树立消防队伍良好形象
下一篇:用“慧眼”让病魔无所遁形 ——记龙川县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主任医师叶秋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