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加快法治乡村建设步伐 为乡村振兴染上法治“底色”

村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在东源县顺天镇沙溪村,直达村民家门口的硬底化道路上,见不到一点生活垃圾与禽畜粪便,这是村民用行动践行河源市地方法规《河源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条例》的成果。

多年来,在实施乡村治理过程中,沙溪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依托,通过探索构建以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乡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染上法治“底色”,加快法治乡村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产业兴起来、区域活起来、环境美起来的发展路子。


沙溪村法治文化长廊。

普法精准到人

“村居普法工作要从点滴做起,向村民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知识。法治宣传看得多,法治宣讲听得多,村民潜移默化开始学法,懂法,用法。”沙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杏花说。据介绍,该村充分利用“6·26”“12·4”、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和农贸会、集市等活动,以法治文艺汇演、法治讲座、派发宣传资料、送法入户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并打造了以法治元素为主基调的沙溪村法治文化广场,增强普法的趣味性、针对性,大力宣传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该村还扎实落实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妇女小组长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带动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沙溪村有20余名留守儿童,他们是沙溪村委会的重点关注对象,除了学校每学期安排的法治课外,村妇女支委每逢暑假都要针对孩子们开展防性侵、防溺水的宣传活动,点对点做好法治和安全宣传。

来自单亲家庭的少年阿乐,原是家长老师眼中的“捣蛋鬼”,经常打架,曾经因“一挑二”的“壮举”,惊动家长来调解处理。经过多方的法治教育,阿乐的改变显而易见,村民眼中“总有一天把人打伤去吃牢饭,以后就只能耕田”的他,两年多来没有再被投诉,再没听说过他打架。

矛盾化解在村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去年,沙溪村建立了一支涵盖“五老一顾问”、网格员以及乡贤力量于一体的多元化调解队伍,及时排查、化解农村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引导和帮助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自矛盾调解队伍组建以来,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工作方法,有效提升社会矛盾就地化解质效,提高村民崇法循法行动自觉,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朱杏花说,现在村里群众的纠纷矛盾越来越少了,即便有纠纷、有矛盾,大家也不会一股脑往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冲,而是首先找纠纷调解队来评评理、帮帮忙。

在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方面,沙溪村同华农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展合作,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基层服务站,整合高校优秀法律资源,为村民提供普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依托东源县司法局、东源县法援处,积极推动农村法律援助“应援尽援”,为本村空巢老人、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帮扶对象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充分运用“智慧法援”APP,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零证明,提高法律援助审查、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法治强保障、增活力、扬正气。如今的沙溪村是一个无毒、零上访、治安案件销声匿迹、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的法治村,2020年,该村获得第一批“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本报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陈舒






上一篇:我市开展“民法典宣讲百村行”活动 营造全民学法尊法 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