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财经 > 阅读新闻

我市出台金融十条细化举措 助推河源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邹俏 通讯员 吴嘉业 张蓉蓉 近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提出的广东辖内10条细化落实举措,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出台我市金融10条细化深化工作举措。

加大对普惠型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物流交通等接触型服务业及其他有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行业的支持;积极发挥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利用好线上“粤信融”首贷服务平台,力争全市各行政县区首贷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为新设市场主体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激发新设市场主体信贷需求。

强化“五大产业”和“七大行动”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充分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贷款支持工具服务“五大产业”“七大行动”,提供更多低成本政策资金满足“五大产业”“七大行动”产业链及上下游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强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构建“五大产业”和“七大行动”项目储备,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和金融服务。

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支持将货币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工作创新结合,探索试验“货币政策工具+信贷+乡村振兴帮扶资金”,扩大政、银、保、担、企等多方联动融资合作;引导金融机构结合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加强与农业现代示范区、国家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平台合作,强化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户+金融”的合作深度;主动对接重点培育种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涉农市场主体,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投放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执行好当地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为优质项目后续建设及转让并购提供金融支持和财务顾问服务,合理满足“保交楼”等项目资金需求。

强化融资服务平台的金融支持功能。加强“粤信融”征信平台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引导金融机构及时发布抗疫贷款相关产品,快速响应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快审批和放贷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在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同时增加首次贷款、信用贷款比重。

保障支付结算服务稳定高效。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付服务保障工作,畅通账户服务和资金划拨“绿色通道”,加强各类支付系统运行管理。

保障国库资金汇划通道和国库基础服务畅通。强化财税库银协同工作机制,开通防疫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障疫情防控资金及时准确拨付到位;畅通增值税留抵退税等资金退付通道,促进国家退税减税“政策红利”安全、快速、准确直达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

提升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提质增效,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规模优质企业参与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贸易金融产品,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支持银行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鼓励银行丰富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便利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和国际合作领域中使用人民币,降低成本。

持续推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进一步强化部门沟通,运用政府部门的各行业专项准备资金池,探索推动政银企合作风险分担方式,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持续深入做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企一策”,将“风险中性”理念有效直达企业主体和市场一线,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

加强政策宣传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强金融业务政策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切实履行咨询、异议和投诉等维权处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畅通维权处理渠道,积极引导消费者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促进金融投诉纠纷的有效化解。

 






上一篇:加强民生领域金融保障 广东工行今年前4月民生领域贷款累放1344亿元
下一篇:同心抗疫, 邮储银行筑牢金融服务保障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