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财经 > 阅读新闻

200余人因“反催收”被骗,广发银行提醒消费者守好“钱袋子”

本报讯 记者 邹俏 通讯员 吴东娜 近年来,有些消费者由于缺乏财务规划和管理经验,没有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合理消费,导致出现信用卡逾期情况。一些所谓的“反催收中介”、“不良投诉代理”便在此时趁虚而入,借机进行诈骗。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发银行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反催收”机构,树立依法合理维权意识。

2021年10月,广发卡持卡人邓某在信用卡逾期后,被佛山“法某某”公司所宣传的“能够帮客户与银行协商达成‘60期分期还款’”所惑,与其签订了所谓的《信用卡协商专用合同书》,委托其与广发卡协商还款事宜。但在邓某缴纳了8000多元代理费,并提供了包括身份证、联系人、地址、信用卡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后,“法某某”公司却擅自终止代理协议且无法退费,同时“法某某”佛山公司代理人失联。据统计,与邓某有类似遭遇的共有200多人,涉及诈骗金额共计80余万元。

专家表示,邓某所遭遇到的是典型的“反催收”“不良代理投诉”诈骗。根据调查研究,所谓“法某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反催收中介”,该类机构往往宣称为客户提供债务优化、律师解答、债务问题诉讼、协商谈判等服务,实际上大部分咨询服务都只是骗局。以所谓的债务优化服务为例,“反催收中介”打着向客户传授降低息费、延期还款等“技巧”的幌子,其实只是在煽动客户主动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欠款。更有甚者教唆债务人通过伪造病历证明、贫困证明、编造艰难处境,甚至恶意投诉金融机构等方式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但实际上,客户交完高额费用后,中介提供的服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债权债务关系,不仅无法解决逾期问题,反而会增加债务重担,影响征信记录,且存在个人信息被售卖、泄露的风险。

专家表示,如若消费者确有困难,可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官方渠道反映诉求,或通过“广州市金融纠纷调处中心”、“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及“广东正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等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进行纠纷调解。






上一篇:建行河源市分行开展“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宣传活动 提高群众反诈骗意识
下一篇:别让养老钱成骗子零花钱 广发银行支招防范非法集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