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河源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渠道 加大投入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刘奇峰 通讯员 刘文婷 今年以来,工行河源分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新渠道,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业务发展全过程,加大绿色信贷投入力度,有力推动信贷结构优化及地方经济发展。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工行河源分行绿色贷款融资余额17.31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比16.82%,较年初增长约5.56亿元,增速为47.32%,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实施绿色金融战略
据悉,工行河源分行认真落实总、省行规划部署和制度要求,引导全行积极支持绿色经济领域,对绿色金融实施全流程管理,将其要求嵌入新客户准入、尽职调查、审查审批、合同签订、资金拨付以及贷投后管理等各环节,加强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监测、识别、缓释与控制。
建立绿色信贷跑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更好地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工行河源分行积极对接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工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政府主管部门,主动挖掘绿色项目、绿色客户,建立绿色信贷跑道,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生态农业等绿色领域,要求辖内各支行部围绕跑道多跑、勤跑,营销拓户。
推动金融项目落地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的排头兵,工行河源分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通道,对绿色金融领域项目优先受理、优先审批,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对绿色金融客户提供规模支持,优先保障其提款需求,并对符合绿色金融客户提供较优惠的利率。绿色金融企业在该行融资的平均加权利率为4.78%,有力地支持绿色金融企业生产及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8月末,工行河源分行累计为26个项目发放项目融资20.93亿元,其中累计为11个新增授信项目发放项目融资9.31亿元,包括勤诚达城南供水、赣深高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省市重点项目。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本外币公司贷款102.92亿元,较年初新增2.41亿元,其中绿色贷款融资余额17.31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比16.82%,较年初增长5.56亿元,占全行公司贷款增量47.32%,增量规模优先倾斜向绿色金融信贷领域。
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根据绿色产业发展特点,工行河源分行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一是积极向总、省行汇报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状况、环保生态及经济发展方向,争取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尽早并优先落地河源;二是探索水田垦造贷款的可行性,目前已将具体项目上报至省行审批部;三是深入分析绿色金融项目的商业模式、资金运作规律等,通过信用+项目下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等创新方式,解决部分绿色金融项目资金投入大、抵押物不足等难题。
2022年,工行河源分行充分利用“跑道式经营模式”,围绕河源市紫金茶叶产业园、龙川县油茶产业园、连平鹰嘴桃、东源(东瑞)生猪产业园、源城区蔬菜产业园等产业园内企业,通过工行粤农e贷等专项产品重点支持绿色中小微企业。其中该行于2022年8月为东源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猪养殖行业)提供2280万元贷款,为企业解决部分金融融资需求问题。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