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和平在全市率先设立“人才发展基金”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实习生 黄冲 昨日,在和平县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暨人才签约仪式上,星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青年词曲作家叶月林现场弹奏了《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歌声让每一位听众热血沸腾,如痴如醉。作为此次和平县高学历人才签约对象,他说,回到家乡和平,能用所学建设家乡,感觉很开心,将努力为家乡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现场还发布了和平县引才公告和人才新政“智享十条”,颁发了“和平县引才使者”聘书,并与18名高学历、高职称、柔性引进人才现场签订《人才引进协议书》。


和平县人才工作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本报记者 曹志成 见习记者 林琳 摄

打造人才培养“百花园”

与一些欠发达地区一样,由于受经济发展和科研环境的条件制约,人才往往在服务期满后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调离,这些现象被戏称为“人才培养后花园”,这也是和平县人才工作的一块心病。如何把人才留在和平县,成为和平县急需解决的大事。

为此,和平县修订了《和平县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实施意见》,新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学历、职称、专业技能和岗位匹配性等方面,细化了六大类引进人才对象,实施阶梯级引才政策。由于和平县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匮乏,和平县委组织部起草制定了《关于和平县教育人才引育若干措施》,进一步提高人才引进力度,为引进全县急需紧缺类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致力打造人才培养“百花园”。

多举措引凤筑巢

思人才之所虑,解留才之困。为拓宽人才引育渠道,和平用足“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在政策制定上敢于打破常规,用灵活多样的制度支持人才引进。

在和平县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暨人才签约仪式上,以爱心企业和单位捐赠的2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和平县在全市率先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以吸纳社会力量,补充财政在人才工作支出方面的经济短板。

和平县还增设“高层次人才编制池”,盘活机构编制资源,解决优秀人才无编可用的痛点。据悉,和平县财政每年将安排2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用于落实“智享十条”等政策措施,从待遇、住房、生活保障等方面,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曾在惠州龙门县工作逾十年的水利高级工程师王光辉现场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书》。他表示,很感谢和平县的人才引进政策,家属就业和子女教育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让他在和平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施展拳脚,造福和平县百姓。

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内生动力

在随后举行的和平县委人才工作会议暨人才工作系列活动上,和平县提出,将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加大优秀人才表彰激励力度,充分激发各类人才为和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途径及时对外发布全县人才招引计划、招聘信息,扩大全县人才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和成效。

接下来,和平还将用好人才发展基金,以服务人才发展为宗旨,以助力培养人才为目标,努力把人才基金用好用活,培育一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内生动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和平县还聘任“引才使者”,以才引才作用明显,通过引进人才的聚集效应,宣传推广和平县人才新政,吸引更多外地人才到和平创业就业。梁飞红、王慧芹、廖书真和陈华显四位引才使者表示,要为家乡持续引进人才,努力服务家乡,造福乡梓。

 






上一篇:河源人,赶快把好物搬出来 百万深圳职工开始囤年货了
下一篇:真金白银两千万 真心实意谋发展 驻东源县柳城镇帮扶工作队整合帮扶资金助推乡村振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