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规”出好风气 “约”出真善美 紫金县好义镇鹿塘村依托村规民约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作为一种文明教化和乡土社会中的契约关系,村规民约古已有之。长久以来,在实现乡邻和睦、乡村安定、社会和谐等方面,村规民约从未缺席。如今,在紫金县好义镇鹿塘村,村规民约已成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不可或缺的“宝典”。用该村乡村振兴理事会会长黄志刚的话来说,“对于全村乡村振兴来说,村规民约不是有好处,是有大好处”。他说,比如人居环境建设,在村规民约的影响下,鹿塘村人居环境提高不止一个档次,如果给全村环境打分,100分不敢说,至少可达到90分。

尝到甜头的鹿塘村民还计划对村规民约再完善。日前,村委委员钟穗美告诉记者,将继续完善村规民约,把村里各姓氏“家风”“家训”也融入进来,如“徐氏家训”“黄氏家训”等,要体现出鹿塘特色。


鹿塘村把家风家训融入村规民约中。

新村规民约增加了8条

去年11月,经鹿塘村“两委”、村民代表共同讨论,村“两委”严把修订过程中的起草、初审、表决公布、公示等关键环节,并经全体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新版《鹿塘村村规民约》“出笼”,涉及人居环境整治、道德、行为、家庭、诚信、文明等多个方面,借此进一步提升全村群众文明素质。

“与上一版相比,新版村规民约增加了8条,达到了18条。”钟穗美说,新版村规民约增加了生态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建设、家禽家畜集中圈养、村垃圾费收费标准、建房规划等内容,比旧版更完善,更切合当前政策。如新版村规民约第一条规定,要积极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爱护绿化花草,搞好公共卫生。

村规由村民自己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村规要由村民来定。”今年70岁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徐敏维说,如今村规民约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邻里和谐、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这其中收取垃圾费用还是他提出来的。

在村“夜谈会”上,徐敏维提出要向村民收取垃圾费用,被村“两委”采纳。他说,收取垃圾费用可以促进村民卫生保洁意识的提升,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卫生。村规民约第七条规定,垃圾费收费标准,每户每月交5元,村内非饮食类店铺每年加收50元,饮食店每年加收100元。村民缴的垃圾处理费专款专用,每年度公示款项用途。今年,他主动带头交纳了垃圾费用。

鹿塘村人口多,为加强传播效果,新版村规民约已分别张贴悬挂在村里广场周围和各个自然村,引导村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还将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把新村规民约带进校园。”钟穗美说,宣传村规民约形式多种多样,为促进文明新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鹿塘村接下来还将开展推进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让村民“攀比”文明。

吾村建设我作主

鹿塘原称“六塘”,因村里拥有六口塘而得名,后因全村地形酷似一头飞奔的鹿而更名。村里拥有一个1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成了很多村民晚间休闲的重要场所。“今年我们下坳小组也将依托100年大榕树建‘榕树头’小广场,已列入村里项目库。”黄志刚说,乡村振兴要推动村民共治共建共享,完善村规民约就是一很好的抓手,可以激发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以前,就在家门口养鸡、堆柴禾,垃圾也不懂怎么收拾。天天听村干部讲村规民约,要注意卫生环保。现在家门口柴禾也堆整齐了,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卧室扫到大门口,养鸡也圈起来养。”当地一村民开心地说,现在村里面像他这样的老人,天天看到、听到文明宣传,村民都知道爱护环境了,家里小孙子看到垃圾都会主动捡起。

“规”出好风气,“约”出真善美。如今,行走在鹿塘,整洁的村庄、漂亮的庭院、和睦的邻里关系都会让人深切感受到一种新农村的和谐与幸福。村规民约正滋润着鹿塘大地,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绚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畲乡美如画
下一篇:江滩公园等你来打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