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 艾粄飘香
春雨骤停,气温回升,清明节前,绵绵细雨滋润着艾草蛮横生长,让人不经想起那一年一遇的时令之味——艾粄!
昨日,记者在东源县到吉宿的庭院里,只见艾草青绿,冒着稚嫩的青叶。老板梁凤娇正忙着准备艾草、糯米粉、芝麻、花生、糖等制作艾粄的食材。
采摘艾叶。
制作艾粄的粄皮和馅料。
软糯清香、营养美味的艾粄。
据了解,艾草是客家地区常见的中草药,有祛湿、健脾胃的功效。梁凤娇告诉记者,储存了一整年的营养都集中在艾草的顶端。采摘新鲜的尖端,然后洗净、蒸熟、捣烂后,加上糯米粉揉成团,再分成一个个剂子,包入芝麻花生糖作为馅料,用芭蕉叶垫底上锅蒸。15分钟后,色泽墨绿、软糯清香的客家美食——艾粄就诞生了。
客家人有句俗语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时节,吃上一口能祛湿温补的艾粄,是市民强健身体的不错选择。
本报记者 刘奇峰 见习记者 邹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