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河源教育高质量发展——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日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市教育局将围绕加快优质公办学位的供给、加大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牢牢守住教育安全这条底线,持续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教育力量。


同学们在下围棋。市教育局推进“双减”工作,做好校内提质增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多措并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超2万个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城乡资源配置,有序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我们将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要抓手,通过抓好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等举措,确保如期完成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学位供给任务。”杨利华说,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计划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00个、义务教育学位18700个、高中学位2000个。

杨利华表示,市教育局将深入实施《河源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各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及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任务,并在持续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施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计划等方面下硬功夫,完成2021年公办幼儿园续建和2022年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工作任务,创建2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各县区至少创建1-2个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大力推动河源中学新校区建设、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迁建。同时,紧盯2022年9月前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市域5%以内和县域15%以内等硬指标,加快推进民办义务教育结构调整。

落实“双减”政策是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教育局在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服务行为等方面精准施策,其中作业公示达标率和作业时间总量控制达标率为100%;全市应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38所,开展课后服务率为100%;校外培训机构相比于专项治理之前压减了184家,压减率为96.34%,全市“双减”工作成效显著。接下来,市教育局将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做好校内提质增效,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校外管理,切实防范和化解校外培训涉稳风险。

扩容提质增加2000个以上中职学校优质学位

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以“扩容、提质、强服务”为主线,不断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破解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努力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

“我们将通过新建、迁建、扩建、联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五方面的举措增加中职学校优质学位,缓解我市中职学位不足矛盾,确保全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杨利华表示,目前,市教育局正积极推进河源理工学校与连平职校联合办学事宜以及黄岗职业技术学校、科贸职业技术学校的筹设工作,确保在2022年9月份正式招生办学,届时可新增中职学位2000个以上。

此外,市教育局将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在3-5年内完成全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和持续加大与我市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特色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1-2个特色专业群、重点办好2-3个特色专业。同时,大力支持我市中职学校与高等学院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打造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职业名师专业发展平台,推动深圳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省内院校以集团化办学的形式,形成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协同育人、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专项整治全力筑牢校园安全底线

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生命和底线。市教育局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决定把今年确定为全市平安校园建设巩固提升年,以进一步做好全市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杨利华说。

今年,市教育局将通过对学生欺凌防治问题、心理健康安全管理问题、学生溺水防治问题、交通安全防治问题、食品安全防治问题、卫生健康防治问题、自然灾害防治问题、消防安全防治问题、实验课和危化品及实验室安全防治问题、安全防范建设和安全教育及校园周边安全防治问题、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等11个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和整改,持续提升预防学生欺凌防治能力、心理健康安全防治能力、学生溺水防治能力、交通安全防治能力、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卫生健康保障能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消防安全保障能力、危化品和实验室安全防治能力、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保障能力、师德师风建设能力等11方面的能力,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安全稳定发展。

此外,市教育局还将通过深入实施思政课提升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工程、学生法治教育提升工程、文明校园提升工程等系列系统工程,力争到2023年,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本报记者 邓宇珊 通讯员 袁隆衍

 






上一篇:“三大聚焦”做好自然资源工作 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保障——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杨志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