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我市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 带动逾5万“火头军”就业创业

“先把鱼丸做好,然后把鱼肉两面煎黄,加水熬成汤,再把鱼丸放入,煮一会儿就成了。”近日,在河源技师学院的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聚精会神地烹调美食。河源技师学院烹饪专业教研组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粤菜师傅”工程这一股东风,深入挖掘河源本地客家美食文化,讲好客家菜文化故事,把“粤菜师傅”打造成面向世界展示岭南文化的亮丽名片。

粤菜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味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彰显广东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块金字招牌。“粤菜师傅”工程是省委书记李希亲自点题、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根据省统一部署,从2018年12月起,我市通过构建“粤菜师傅+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构建“粤菜师傅+人才培育”体系、构建“粤菜师傅+乡村振兴”体系、构建“粤菜师傅+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粤菜师傅+爱心传递”体系等五大体系,深入推进河源“粤菜师傅”工程,共培训“粤菜师傅”超过2.8万人次,其中考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培训合格证超过2.3万人,发放培训补贴资金1221.03万元,带动就业创业超过5万人次。


“粤菜师傅”比拼现场。(资料图片)

打造粤菜名厨“摇篮”

记者走进河源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的课堂,刀工训练教室、工学一体化教室、烘焙教室、客家点心教室等实训教室让人眼前一亮。“被评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课程改革,增设了客家风味菜课程和古邑风味菜课程,让传统客家风味走进课堂。”河源技师学院烹饪专业教研组负责人说,河源技师学院牵头编写了客家师傅工程培训教材,围绕课程标准,不断健全完善客家菜标准体系,研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丰富了烹饪教学资源,为提高客家菜师傅培训质量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理论支撑。

作为首批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河源技师学院至今完成“粤菜师傅”培训总人数681人,还将精湛的烹饪技艺带到乡下,培养乡村烹饪技能人才,挖掘各村客家特色菜,传承创新客家菜特色菜品,还开展了校企共建“客家菜师傅培训工程校外实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河源技师学院与粤港澳大湾区客家菜知名企业、我市部分餐饮企业进行对接,学员培训结束后,以双向选择为原则,由学院推荐到餐饮企业实习就业,就业率达95%。

融入“双区”的“火头军”

起锅热油,用手掌贴近感受油温,待到最佳时机,食材放入锅中煎炸,一段时间后捞起降温,配上特制酱料加以翻炒,一道道看似简单的流程凝结了厨师背后十数年的深厚功力。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人才培育至关重要。我市构建“粤菜师傅+人才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又一批融入“双区”的“火头军”,以此打造“融湾”“融深”品牌。我市通过加强交流合作,打通“融湾”合作通道,协调指导市餐饮协会与广州市、深圳市餐饮协会签订了“粤菜师傅”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加强企业合作关系,每年为大湾区输送“粤菜师傅”人才1000名以上。组织河源市龙头食材基地负责人和深圳餐饮协会、餐馆老板对接,实现食材供需面对面交流,目前我市食材基地与大湾区餐饮企业签订了超过200份食材供需协议合同,培训机构与餐饮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150余份。

我市还加大技能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创建,不断提升我市“粤菜师傅”培养质量。目前全市共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4个,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4个。

“文化味”让客家菜更“香”

客家菜历史悠远、闻名遐迩,是粤菜的三大地方菜系之一。河源客家菜作为客家菜“东江流派”的主要一员,在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更是久负盛名。我市通过构建“粤菜师傅+文化传承”体系,打造“食在河源”品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邀请阮仲孟大师回家乡开展客家菜及其他菜系授课,在全市范围内认定出10道菜品积极申报河源客家菜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通过申报非遗菜品提升客家菜社会影响力”的方式,做大做强我市特色餐饮带动旅游业,助力加快全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市投资超过1800万建设的“深河粤菜师傅一条街”,有望在本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打造成集餐饮企业和人员管理、培训监管、诚信体系建设、精准推送就业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自销本地农产品产值500万元以上,带动旅游消费1.2亿元以上,培训“粤菜师傅”3000人以上,带动就业创业6000人以上。

市人社局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增强河源“粤菜师傅”影响力,深入实施“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培养行动,加强河源本地粤菜名厨队伍建设,提升我市粤菜师资水平和培训成效,进一步推广河源名菜、小吃以及特色农产品,以粤菜小切口带动就业创业大变化。另外,还将加强客味粤菜研发和推广,创新河源特色菜,推动更多河源广东味粤菜走进湾区,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宽广舞台。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程子跞

 






上一篇: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畜禽预制菜)名单出炉 盆地农夫虫子鸡名列其中
下一篇:灯塔镇文体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 东源首个乡镇体育馆即将诞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