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暖心坎青春献山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山区。来到连平县隆街镇近一年来,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员许艳明感触颇深。他说,以前多次参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到河源开展活动。近一年来,他走访脱贫户,助力产业发展,感受到隆街镇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村民的笑脸,觉得很有意义。作为深职院2021届毕业生,他毕业后通过广东山区计划乡村振兴专项来到连平县隆街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这只是深职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日,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深职院精准扶贫和平县礼士镇下涧村,就开始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到下涧村开展活动。从2021年起,深职院接续帮扶连平县隆街镇,计划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隆街镇开展活动。
深职院志愿者在隆街镇开展活动
火热青春奉献山区
上个月,深职院“乡村振兴‘源’梦今夏”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连平县隆街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劳动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聚焦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通过参与劳动、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组织宣讲等方式服务“三农”,将青春汗水挥洒在河源乡村土地上,合力奏响乡村振兴的青春乐章。
在“乡村振兴‘源’梦今夏”社会实践团队开营仪式上,深职院派驻隆街镇东埔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潘升以“用行动在乡村诠释特区精神”为题,为实践团队23名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乡间思政课”。课上,他紧紧围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聚焦调查研究学习、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就业增收、乡村建设行动、基层组织建设等五个方面,和同学们分享了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鲜活丰满的乡村故事和旗帜鲜明的正面引导,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特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点点“微光”温暖心坎
在隆街镇,实践团队开展以“关注H型高血压,精准防控脑中风”为主题的义诊服务。团队成员前期经过多次H型高血压知识的线上培训,对其危害以及如何科学预防脑卒中进行了系统学习,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给当地村民免费进行测量血压,开展H型高血压科普知识讲解活动,并告诉村民如何科学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医护学院学生李泽璇说,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当地村民带来一点“微光”,感到很有意义。当地不少村民欢迎这种义诊活动,认为能在家门口了解到科学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很开心。
实践团队还深入隆街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义务支教活动,进行剪纸、折纸教学、才艺表演等活动。“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音乐表演专业的谭珊珊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60名乡村留守儿童一起学唱《送你一朵小红花》。歌声回荡在校园里,更洒落在现场每一位孩子的心田。传播学院的李菁认为,指尖存泥土,眼里含星星。乡村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爱护。被关心和爱浇灌的留守儿童,以后也会懂得用明亮、清澈的爱去对待世界。
合力奏响“振兴乐章”
除义诊、义务支教外,实践团队还开展“美化乡村环境”主题宣传,并帮助村民清理村庄杂物。这已不是深职院第一次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我市开展活动。早在2016年,深职院精准扶贫和平县礼士镇下涧村,利用暑假假期组织了“星火青春”精准扶贫助力小组,积极深入贫困农户家中,发挥大学生沟通优势开展访谈式调研,并同校友企业展开研讨,对大学生如何投身精准扶贫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以后,深职院多次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到下涧村开展活动。从2021年起,深职院接续帮扶连平隆街镇,计划每年都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隆街镇开展活动。
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深职院一直利用自身科研、教学资源优势,在技能培训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还利用校友资源、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帮扶乡村之间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探索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同时还积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乡村振兴联姻,引导更多大学生以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深入参与、辅助乡村振兴,体验农村生活,锤炼艰苦朴素品质,锻造大国工匠精神,发挥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农村年轻人的精神帮扶与思想引领。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黄露露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