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凝心聚力为民服务 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南社区通过“蜂群模式”打造城市基层治理新样板
上个月,家住万隆一品小区的张先生收到一份网格管理员发放的《居民需求清单》。由于腿脚不便,加上要长期服药,张先生根据自身需求将每周购药写在了清单上。此后每周一上午,网格管理员便将一周的药送到张先生家里。这是源城区源西街道康乐路南社区集中开展“网格情况大摸底”的一次活动缩影,此举主要是将服务管理的窗口前移,由坐等居民上门的“营业厅”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的“宅急送”式便民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康乐路南社区坚持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创新社区文明创建和小区治理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城市基层治理的“源城样板”。据了解,该社区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目标定位,推出落实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的新举措,即通过“筑蜂巢”“引蜜蜂”“造蜂格”“酿蜂蜜”的“蜂群模式”,创新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党员和群众共享便利生活。
万隆一品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现场
筑牢党建“蜂巢” 展现服务新面貌
要尝蜜,先筑巢。康乐路南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打造党建综合服务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培养全能型社区干部、建立“暖蜂驿站”等举措,筑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蜂巢”。
目前,康乐路南社区以万隆一品小区、永和市场商住小区为文明实践点试点建设,配备固定场所、宣讲阵地,以楼栋为单位,成立小区党员“楼栋长”工作小组,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党员楼栋长、其他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小区治理服务。
同时,在中心壹号教育城附近商圈建立“暖蜂驿站”,启用后可为特殊人群、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志愿者及有需要的市民朋友提供手机充电、免费饮水、急救药箱、防疫物品、简易食品、雨具用品、用餐休息等暖心服务,建设一个休息、学习、交流的温馨家园。
多方引“蜂”入格 激活党员新活力
有蜂巢,再引蜂。康乐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浩平表示,社区积极开展“蜜蜂”队伍招募活动,把社区党员、干部、教师、楼长、退伍军人、国企退休人员、热心人士、青年团体招募进来,形成具有创建基础的“蜜蜂”队伍。目前,该社区已吸纳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300多名。
此外还积极推进结对共建,致力打造“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党建新格局。截至目前,已与8个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协议。
科学建造“蜂格” 管理网格精细化
“蜂格”要造好,首先要“织网”。康乐路南社区按照“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网格单元设置10个网格。每个网格实践点联系到户,开展政策宣讲、移风易俗、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处、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同时,社区实行网格长、楼栋长、党小组长“三长制”和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引导在职党员认领服务社区相关工作,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实现居民家中“点单”,党员干部线上“接单”,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打造治理新格局
工作扎实推进,成果自然水到渠成。
通过上述措施,康乐路南社区努力打造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每名党员、群众共享便利生活,真正做到网格管理精细化服务。
黄浩平介绍,精细化服务重点在“精细”。在服务方式上,集中开展“网格情况大摸底”活动,网格管理员主动上门了解需求,理清《居民需求清单》,实现服务管理的窗口前移。在解决问题上,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工作模式,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为工作路径,切实打通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问题,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据统计,今年万隆一品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调解的邻里纠纷成功率为98%,群众满意率达到99%。
据统计,康乐路南社区每年在各个小区开展志愿服务60次以上,服务小区居民达3万人次。在辖区内多个小区建设儿童乐园、休闲乐园和爱心乐园等“邻里小屋”,并组织开展邻里文化节、亲子活动、爱心捐赠、“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志愿者为他们带来的优质服务和便利生活。
见习记者 肖青青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