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源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18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利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加快推进河源理工学校、市卫生学校、河源技师学院扩建扩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学习方式 坚持学用一致
杨利华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在“学”“讲”“训”上下足功夫,不断创新学习宣传贯彻的平台载体抓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学”字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学习会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学习;在“讲”字上下足功夫,通过开展专题宣讲巡讲,组织市教育局党组班子成员深入局机关、各学校宣讲,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课堂,入脑入心;在“训”字上下足功夫,通过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党务干部培训班、党员培训班,分期分批开展专题培训,并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开展线上培训,不断扩大学习覆盖面。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升群众教育获得感
杨利华说,今年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学校布局规划、集团化办学、增加学位供给等方面全面发力,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迫切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杨利华表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不仅统筹做好城乡学校优化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城乡学校规划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还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全市先后成立了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紫金县中山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等10个教育集团。同时,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在学前教育方面,截至目前,今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已动工19所,已完工10所,新增公办学位3825个;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所,新增普惠性学位360个。在义务教育方面,今年我市规划新改扩建及续建的19所义务教育学校已动工13所,已完工10所,新增学位18665个。在普通高中方面,今年新改扩建4所普通高中,共增加7150个普通高中学位;恢复江东新区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学段招生,新增学位1200个。在职业教育方面,今年我市通过新办黄岗职业技术学校、科贸职业技术学校等2所民办中职学校,推动河源理工学校、市卫生学校、河源技师学院扩建扩容等措施,共增加中职学位4200个。
杨利华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和积极推动下,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实现了一定突破,但同时,在基础教育城乡资源配置、优质学位供给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一段距离。在新时代尤其是“十四五”时期,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主线,瞄准堵点、难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动教育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重点要点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杨利华说,接下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将围绕突出政治引领、突出五育并举、突出质量效应、突出育德培能、突出安全稳定等“五个突出”,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杨利华表示,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将突出政治引领,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稳慎推进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突出五育并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健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突出质量效应,着力打造协调发展教育机制,巩固提升“5080”攻坚成果,实施初中小学“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提质行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支持保障专门教育发展,完善成人教育,加强老人教育,持续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突出育德培能,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力度,全面推进“新强师工程”,推进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工作,实施《河源市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若干措施》,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和培养力度;突出安全稳定,着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防心理疾病、防安全事故、防意外事故宣讲教育,并深入开展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牢牢守住校园安全底线。
本报记者 邓宇珊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